北安法院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采取“三多”举措,着力推进司法公开,增进法院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促公信,使司法公正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一、司法公开多方位
一是以网络为阵地。建立北安法院网,公开案件开庭、执行等信息,法律常识、常用文书样和有关诉讼方面的指导;执行信息全部在网上公开,打造阳光司法工程,增进公众对司法的了解、信赖和监督;在立案大厅显示屏公开诉讼费收费标准、举证责任、当事人诉讼须知等,设诉讼引导员,为群众做好诉讼引导、风险提示、释法答疑工作。加强对审判工作、新法律法规的宣传,及时发布法院的审判动态。
二是实行裁判文书上网。北安法院审判委员会研究制定了《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实施细则》,规定了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范围、责任主体、文书技术处理的要求、责任承担等相关内容;在全国裁判文书网把所有裁判文书公开,充分满足了群众对法院事务的知情权,使法院、法官的司法活动对社会大众进行无保留的公开。
二、群众监督多渠道
一是开设院长信箱。在北安法院网首页专门开设院长信箱栏目,广开言路,虚怀纳谏,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充分发挥好“院长电子邮箱”民意直通车功能。二是开通专线电话。开设群众监督专线电话,确定由专人负责,广泛征询人民群众对法院、法庭、法官的意见和建议。三是设置意见箱。在一楼大厅显著位置设置征求意见箱,通过意见箱及时了解当事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法院工作得到改进和提高。四是设置院长接待日。周一到周五,每天确定一位院长专门接待来访群众,倾听人民群众的诉讼需求,听取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杜绝群众信访“门难进、脸难看”现象。五是登门走访。院领导与中层干部分别到人大、政协、市委、政府和15个市直部门、9个乡镇、6个办事处和部分老干部、老党员家中进行个别走访和书面征询等方式广泛征求各阶层意见和建议。
三、人民参与多样化
一是扩大人民陪审员参审范围。积极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倍增计划”, 实行组织推荐和个人申请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任了96名涵盖不同社会群体的人民陪审员,拓宽群众参与司法、强化群众监督司法的途径;对所有普通程序审理的一审案件,陪审率要达到100%,扩大人民陪审员参审范围;二是组织庭审观摩活动。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廉政监督员和社区群众参加庭审观摩和庭审评议活动。制定了北安法院庭审观摩活动实施计划,规定全院14个业务庭每个部门至少召开1次庭审观摩,审判委员会委员、本院干警参加庭审旁听。在公开庭审活动的同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使大家能够零距离接触到法院的审判工作,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法院、了解法官、了解案件,搭建了法院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畅通渠道。三是组织开展庭审评议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廉政监督员参加案件评议。制作了《案件庭审评查表》,由参加庭审评议人员对庭审程序及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庭审过程中从庭审程序、法庭秩序、司法礼仪、规范用语等方面进行实名测评打分。四是召开座谈会和意见反馈会。先后召开了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廉政监督员、律师、法律工作者、社区基层群众和本院干警等16个意见座谈会,倾听各方意见和呼声。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后,确定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并召开整改发问反馈座谈会,向人民群众报告整改情况,并请群众进行监督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