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基层法院负责人民陪审员日常管理工作的政工干事,在几年来与人民陪审这个特殊群体相处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普通群众对于法治社会的向往,也透过这一群体看到了人民群众对正义的追求与渴望,同时也见证了一名普通百姓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陪审员的全过程、目睹了做为人民陪审员在行使人民赋予权力那一刻眼中的坚定与自豪。
虽然说明这一切只有简简单单几行字,但这期间陪审员的辛勤付出是无法用简简单单的几行字就能够表达清楚的,岗前培训、交流座谈、每周岗位培训、大型案件庭审观摩,从对法律知识的一知半解到充分运用到阅卷、陪审、合议一系列的审判程序中去,他们付出了不为人知的努力,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群众更近一些,想法比起法官更多那么一点点的感性,正因如此,人民陪审员发挥自身优势,参与调解了多起民事案件,实现了审判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也正因为有了他们这样一群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法院工作压力,使审判工作更大程度的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理解,公正与正义也通过这个特殊群体默默传递着……
一名基层法院的人民陪审员,一次陪审的补助只有三十元钱,更何况冰凉的板凳有时一坐就是小半天,可是我们的人民陪审员不论严寒酷暑总能在你需要他的时候第一时间赶到,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当中有刚参加工作的新人,也有热心法治工作的各单位业务能手,有商界精英,也有退休干部、工人、农民,但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为法治社会贡献一份力,发一份热。记得有一次,有一起民事案件,需要人民陪审员,当打给一位60几岁在社区工作的夏阿姨的时候,她不容分说立即打车赶往法院,途中遇到意外受伤,不能参加陪审,她还不忘给我们打电话说今天无法参加开庭,赶紧再找他人,她高度的责任心深深的打动了我,也正因为有这样的人陪审员,让法院工作更扎实稳妥的向前推进。
2014年,北安市人民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倍增计划”,在社会各个阶层选任了88名人民陪审员,为人民陪审员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我坚信这支队伍一定会在社会主义法治的春天里绽放出最娇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