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对人民群众对审判工作的新期待,去年以来,北安法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打造过硬队伍,着力提升司法能力和水平”的指示精神,把全面提升队伍专业素质,提升法官执法能力, 作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新期待的重要措施和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突出审判工作特点,以“特色”的培训形式,把学习和培训融入干警工作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为该院的亮点和特色。
一、服务审判,提升专业素质
2013年末,北安法院把业务培训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业务培训工作,决定用一年时间,在全院开展“业务素质提升年”活动,以审判、执行业务知识和基本岗位技能为重点,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重点对新招录人员和书记员、法警等审判辅助人员进行每周二次的集中培训;从2014年2月份开始,把每周四下午确定为培训时间,由政工科具体组织实施,开展全年业务培训活动。制定业务培训规划。成立以各主管院长为组长的刑事、民事、行政、执行四个课题组,研究确定培训内容、主讲教师和课时,从年初开始共安排44节课。为确保培训工作正常进行,在全院选拔出16名既有法律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法官,建立了兼职教师队伍。开辟“法官讲堂”,以法官教法官的形式开展业务培训。为保证培训工作有效进行,设立了专门的教师备课室,配备了专用电脑,投入资金购买了投影仪,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更直观的展现教学内容,方便干警作好学习笔记,保证了培训工作有效进行。
二、审教结合,增强培训效果
为突破以往传统的学习形式,提高干警自我学习意识,增强培训的灵活性和干警学习的趣味性,在培训形式上,打破单一的说教方式,采取“九个结合”的特色形式,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效果。
一是把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培训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讲理论与分析案例相结合,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不仅有理论深度,而且紧扣当前审判实践的热点、难点,对实际办案起到了指导作用,提高了干警听课兴趣,使这些枯燥、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具体,通俗易懂,加深了干警对法律条文的认识、理解。二是把学习与研讨相结合。建立了疑难案件研讨制度,组织法官就新型、典型、疑难案件进行研讨,强化法官对法律条文把握和运用能力,促进法官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三是把讲解与考试相结合 。在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和执行业务知识培训结束后,由讲课法官出题,进行统一考试,以考试检验培训效果,并把考试成绩在全院公布,记入干警年度考核档案,作为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通过考试制造一种学习压力,把干警“逼”向书本、“逼”向学习,使干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氛围,实现以考促学的目的。四是把考试与讲评相结合。在每次考试后,由授课法官对考试情况和试卷进行讲评,对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分析讲解正确答案;并组织干警就试卷中的案例进行分析研讨。通过讲评使干警对所培训的法律知识得到进一步梳理、整合、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从而达到了以考促进的目的。五是把集中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为使新招录干警尽快进入工作角色,使书记员、法警更好地胜任工作要求,从去年12月开始,集中两个月的时间开展了以新招录干警和法警、书记员为培训对象的“司法辅助人员培训班”,重点培训进行理想信念爱岗敬业教育;职业纪律、工作纪律和廉政教育;职业道德和司法礼仪;书记员、法警主要职责;刑诉法、民诉法、行政诉讼法相关业务知识;记录的基本要领和应注意的问题;卷宗装订基本要求;司法统计工作基本要领和应注意的问题;书记员如何与审判员搞好庭审和工作配合;安检工作的基本要求等10项内容,促使他们尽快成长,更好地助力审判工作。六是把理论培训与岗位练兵相结合。在开展业务培训的同时,注重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干警实战技能,组织大型庭审观摩和庭审评议8次, 开展法律文书评比2次; 组织书记员庭审记录比赛1次,卷宗装订比赛1次,每天下午4点组织法警开展体能训练和擒敌拳练兵活动,组织法警到消防大队参观学习军事化管理和训练;举办青年干警“入职感想交流会”,让青年干警结合自己入职以来的工作经历,畅谈工作体会、收获和成长感悟,表达他们对未来的憧憬、设想和做好本职工作的决心,在提高法学理论水平的同时,提高了执法能力和职业尊荣感。七是把教育培训与法院信息化建设相结合。结合法院信息化建设和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相继举办了9期数字法院应用系统培训班,对案件管理信息录入、法律文书上网、电子卷宗等专门性问题进行专题培训,提高干警适应现代化审判工作的能力。八是把业务培训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积极鼓励青年法官参加研究生和硕士学位考试;积极组织干警参加上级法院举办的各类培训,开阔干警的视野,提高干警的层次和水平,着力培养精英法官;鼓励未获得法职资格人员参加司法考试,为他们购买了司法考试课件,组织他们利用业余时间集中学习,并确定政工科专人录制课件,便于他们在家中学习,并积极为参加司法考试干警创造脱产学习的机会。九是把培训学习与搞好“传帮带”结合起来。在一线资深法官与青年法官之间、有业务联系的法官之间、新老干警之间、通过司法考试人员和准备司法考试人员之间开展“一对一”结对学习活动,通过“手把手”以老带新的传帮带,加速青年干警的成长进步,缩短青年法官成长周期,积极为审判工作储备后备人才。
三、严格管理,保障培训顺畅
为保障业务培训的顺畅进行,建立了《教育培训工作制度》、《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和《培训班纪律规定》三项制度,明确了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培训的组织管理部门,严格了培训纪律、请假制度与考核工作。把每周四下午确定为集中培训时间,使教育培训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了《2014年度教育培训计划》,确定了培训的时间、内容、主讲人,从而使授课法官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也使干警提前安排好工作,确保按时参加培训,并对培训内容提前查阅资料进行预习。
为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管理和考核,确定政工科为教育培训的组织实施部门,对教育培训实行严格管理和考核,为每位干警建立了教育培训档案,把干警参加培训情况、考试、案例研讨、体会交流、庭审观摩、庭审评议、法律文书评比、书记员记录比赛、岗位练兵等情况记入个人档案;对无故不参加培训的干警在全院进行通报,并将通报存入个人档案, 以严格的考试考核提升培训效果,激发干警学习的内生动力。
为确保培训效果,建立了兼职教师师资档案,把兼职教师个人情况和授课情况详细记入档案,并建立了教育培训文字课件、电子课件档案和图片档案。课题组对每次讲课的课件内容进行严格审查,突出讲课的理论性和实用性,政工科对培训工作提前提示,使大家开庭、调解、调查工作提前作好安排,避免与培训时间冲突,从而保证听课率。
俗话说“磨刀不费砍柴功”,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业务素质提升年”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法官的办案水平和干警的工作能力明显提高。2014年该院在案件上升36.92%的情况下,上诉案件下降2%,重审改判案件下降0.1%,商事审判无上诉、无重审、无改判、无超期、无上访,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在黑河市中级人民法院举办的“2014年度全市法院优秀裁判文书评选”活动中,北安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夏寒梅撰写的刑事判决书荣获“一等奖”,少年法庭庭长万玲撰写的刑事判决书荣获“二等奖”,刑事审判庭审判员李俊杰撰写的刑事判决书荣获“三等奖”。民事审判一庭审判员刘亮在做好大量调查取证工作之后,一天内完成了23起系列案件庭审工作,3天内将判决书送到当事人手中,使这一倍受群众关注的农民工讨薪案在一个月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东胜法庭仅用10天时间执结涉农贷案件12件, 为北安市东胜农村信用社收回陈欠农贷20余万元。2014年该院被授予“全国优秀法院”、“全国司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和“全省法院信访工作先进集体”。青年法官刘亮入选为“最美龙江人(法官)提名奖”;法警冯涛、王鹤丹通过了司法考试;赵光法庭副庭长王胜宇被授予“全省法院办案标兵”,海星法庭审判员杨洪林被授予“全省法院调解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