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进入北安市人民法院,43岁的王胜宇20年潜心钻研,变外行为内行,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先后历经五个部门的历练,成长为一名侠骨柔情的多面手——赵光人民法庭副庭长。2014年,他共审理民商事案件140件,审结136件,结案率97.1% ,所办案件数量多,质量高,效率高,达到了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良好统一。无进省进京涉诉信访案件,无媒体曝光和群众举报投诉的情况,系统考评排序第一,院内测评满意率100%。
弱势群体的“保护伞”
王胜宇所在的赵光法庭,为北安农垦赵光分局和地方镇政府所在地。赵光法庭仅有工作人员5名,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法律意识不断提高,涉及土地、赡养等民商事案件不断增多,给案件的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
镇上一名李姓老妇人状告子女不赡养案。老妇人年事已高,生养了5个子女最终还要与之对簿公堂。其长子因房产与母亲结怨,不尽赡养义务。把老人放在妹妹家不管。王胜宇依法立案,多方了解情况后,多次对被告进行劝解无效,被告不但不尽赡养义务,还威胁王胜宇,撒泼耍赖,动剪子以自杀相要挟,其爱人也动不动就倒地抽搐不止。面对这些,王胜宇多次与当事人协商,并与老人在外地的两个子女积极沟通。无奈,为了维护老人的合法权益,王胜宇依法对被告进行强制拘留,被告大姐见状,不但同意接走老人,还对被告的抚养金进行减免,通过王胜宇的调解处置,原告老人有了去处,子女们的赡养费也得到了有效落实,全家人皆大欢喜。
该案结案后,王胜宇总结了此类案件,多次对农村老人的赡养案件进行普法,使更多的农村老人过上了平静幸福的晚年生活。
侠骨柔肠的硬汉子
针对民商事案件的特点,王胜宇尽量依法为当事人着想,在法与情之间能够做到不偏不倚,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利。
在一起交通事故人身及财产损害赔偿案中,当事人之间矛盾很大,这四起案件如果按照法律规定,可以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但是有可能产生不利于案结事了的结果。王胜宇同志凭着多年办案的经验,认为此案是有调解余地的,于是他一遍遍的主动找双方当事人,耐心地向其讲明其中的利害关系,由于沈某、孙某、曹某及王某均为农民,考虑到农村紧张的春播之时,王胜宇同志便趁其午间休息时,分别做他们各自的工作。在与被告张某多次沟通后,感觉到双方的要求和意见较为接近时,王胜宇迅速组织双方当事人坐到一起,经过耐心细致地调解,被告张某当场给付了赔偿款。事后,几名当事人特地送给王胜宇一面锦旗表示感谢,上书:“公正执法,一心为民”。
在一起逃避执行案件中,原告几十万元化肥款被骗后,一直找不到被告执行欠款。为给原告讨回公道,王胜宇像福尔摩斯那样,一次又一次在得到被告所在位置后,被告总是能够狡猾地逃脱,甚至多次遭到被告饲养的恶犬追咬。即使这样,王胜宇也没有放弃对案件的执行。在索要执行款难度极大的情况下,成功地为原告执行到手二十几万元,使原告的大部分欠款得到补偿。余下的部分欠款,被告在羁押期间正在极力弥补。
能审善结的多面手
基层法庭如同一个小麻雀,每个人都一职多能,王胜宇更是这样。2014年6月,王胜宇正在审理一宗买卖合同纠纷案,因该案案情比较复杂,当庭质证的证据较多,在中午下班他准备休庭,下午继续审理时,来自沈阳市的被告提出准备坐下午四点的火车回家,他当即继续开庭审理,直至下午两点多才闭庭。闭庭后,被告带着歉意邀请他去吃饭,被他婉言谢绝了。他顾不得疲倦和饥饿,又匆匆地赶去审理另一案件。来自沈阳的被告由衷地感叹道:“这里没有地方保护主义,由北安市人民法院的法官裁判的案件,即使我们输了,也输得心服口服”。
在审理农村信用社借款纠纷案中,由于涉案数量多,覆盖面广,需要走乡串户,取证核实。工作量大,庭里人手又少。无奈,王胜宇只能带病坚持工作,办公室冰冷阴凉的季节,案子又扎堆待审,王胜宇的腰间盘突出病也折磨得他苦不堪言,庭长看着他,心疼地命令他回家休整,可他一拖再拖,始终未能休息一天,没早没晚地占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连母亲肾病高血压住院也没能回家照顾看望。
王胜宇集副庭长于审判员于一身,全程参与案件的立案、审理、执行,全年252个工作日,140件案件常常使他夜不能寐,假不能休。他缺少血色的脸上透着疲惫,可是,每当提及案件,他就禁不住滔滔不绝,对当事人的悲悯之心溢于言表。他深深地体会到:不到万不得已,当事人不会轻易地走进法庭,与自己的亲友对簿公堂,为当事人代言,依法让法律维护他们的利益和尊严,在精神上和经济上惩治违法者,成为王胜宇司法实践的梦想!
能文能武,做官可执政,当兵能审案。如果王胜宇没有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品质,坚定的政治信仰,仅有热情,怎么能够成为一名群众公认的好法官?如果王胜宇疏于自律,拜倒在金钱美色中不能自拔,哪有工作中的严格审理程序,准确适用法律、优质的办案效果?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因为敬业,能成硬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