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执行信息公开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庭审直播录播

 

北安市人民法院十二五期间各项工作取得新成就

  发布时间:2016-01-13 14:04:51


    一是各项工作再登新台阶。十二五期间北安市人民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院”、“全国法院司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被省委、省政府重新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被黑龙江省委政法委授予“全省政法战线先进集体”;被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全省优秀法院”、“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集体”、“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审判管理工作先进集体”、“三级专网建设先进集体”、“三评查活动先进集体”。

    二是教育培训取得新成效。创建学习型法院,开展“业务素质提升年活动”,采取法官教法官的形式,开办“法官讲堂”,2014年全年举办44讲;2015年以解决审判、执行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为目标,开展专项调研课题讲座,实行“外出培训人员讲课制”,全年举办专题“法官讲堂”15讲;建立“法官学习微信群”,搭建网络学习新平台;购买课件,设置学习室,举办司法考试经验交流会,为青年干警搭建司法考试平台;开展“结对学习”活动,在资深法官与青年法官之间、有业务联系的法官之间、新老干警之间、已通过司法考试和准备司法考试干警之间,开展“结对学习”活动,以老带新加速青年干警成长步伐。青年法官的民事观摩庭被最高院评为“优秀庭审”;刑事庭审被省高院评为“二等奖”;少年法庭合议被省高院评为“三等奖”。5名同通过了全国统一司法考试。7名同志被省法院授予“办案标兵”和“调解能手”。

    三是审判环境得到新改善。建设了1万3千余平米的审判业务大楼,完善了各项基础设施,实现了审判区与办公区的完全隔离;设立400平方米的诉讼服务中心、7个审判庭、15个审理室、8个合议室和羁押室、律师阅卷室、人民陪审员办公室、行政调解室、司法调解室、人民调解室等相关业务用房。

    四是服务大局创新出新举措。在城市道路升级和棚户区改造中,把政策宣传到一线、矛盾排查到一线、案件办理到一线,促使拆迁户达成协议,被省高院《行政审判通讯》、《龙法政工》、《法院信息》作为典型经验转发。开展司法服务年活动,成立“服务企业工作组”,开展“访企业、提建议、促发展”活动,深入到36家企业,开展“暧企”活动,了解企业法律需求,帮助企业查缺补漏,防范经营风险。

    五是司法为民呈现新亮点。认真落实“七项承诺”,开设“法律服务热线”、“妇女维权热线”和“青少年维权热线”;在乡镇村屯设立10个巡回审判点,就地审理案件;在立案大厅设立诉前衔接、诉前调解、立案受理、诉讼收费、财产保全、涉诉信访、司法救助等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诉讼服务;利用电子显示屏把收费标准、举证责任、诉讼风险须知等知识进行公示;加强诉讼指导和风险提示,使法律贴近群众。

    六是执行难题探索出新思路。以创建“无执行积案法院”为契机,建立了解决“执行难”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参与、各界配合、法院主办”联动机制;成立“推进执行工作办公室”,强力推进执行工作;集中开展了清理执行积案、反规避执行、清理公共权力机关不执行人民法院裁判,清理金融债权“百日攻坚战”,“涉民生案件”等专项执行活动;开展“集中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专项整治”活动,开展“集中惩治失信被执行人、严厉打击拒执罪”专项活动,将“老赖”纳入最高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高消费;对拒不执行的被执行人采取司法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加大执行威慑力。

    七是信息化建设有了新突破。建立了北安法院网站,开通了北安法院官方微信和微博,开通了12368诉讼服务平台;建成3个数字高清科技法庭,实现了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建成一套庭审直播系统,为实现庭审互联网同步直播奠定基础;完成了本院局域网和“数字法院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法院和七个基层法庭全部实现了四级联网。建设了视频会议室、远程视频接访系统、远程提审系统、远程安保监控系统,完成了覆盖立案大厅、诉讼服务中心等重点场所的高清安保监控系统建设。建立了执行指挥中心,开通了被执行人银行开户信息查询系统、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配备了执行实时监控系统、执行单兵系统、执行现场车载控制系统和失信被执行人曝光显示屏,有效破解“执行难”问题。

    八是审判管理取得新成效。成立了“审判管理办公室”,加强了审判及执行工作全面督导检查;开展常态化的案件质量“三评查”活动;开展庭审规范专项检查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自创、自演了《模拟庭审纠错》视频短片,被当时的省高院院长张述元批示在全省法院推广;审判管理工作在全市法院工作会议进行了经验交流,审判管理办公室被省高院确定为案件质量评查联系点。

    九是廉政建设有了新做法。以反对“四风”为重点,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开展“廉洁司法集中教育”活动,开展“着力解决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院庭长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完成了四级法院举报网站运行工作;随案发放廉政监督上卡,加强对干警监督和管理,规范干警八小时以外活动,净化干警社交圈。院、庭长转变工作作风,回归审判一线,实现院、庭长办案常态化。廉政建设工作2013年在全省法院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交流了经验。

    十是阳光司法拓展出新渠道。加强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在北安法院网公布案件开庭等信息,在裁判文书网公布裁判文书,在执行信息网公布执行信息,提高了审判、执行工作的透明度。举办“法院开放日”活动,加强与代表、委员的联络工作,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社团组织和社区群众代表观摩和评议庭审,召开社会各界参加的座谈会、发放征询意见函,广泛征询意见和建议,对重大案件组织公开听证,增强了法院工作的透明度。

    十一是人民陪审又展新风姿。人民员队伍从2011年的17名增加到128名。组织陪审员岗前培训和宣誓就职,组织陪审员参加法官讲堂、庭审观摩、庭审评议、与法官交流案件;举办人民陪审员履职感想交流会,邀请陪审员参加“法院开放日”。建立陪审员档案、陪审员QQ群、微信群,制定《人民陪审员参加案件审理规定》、《人民陪审员培训制度》、《人民陪审员管理制度》,实行人民陪审员一审普通程序案件“全部参审”,简易程序案件“抽查旁听”,涉众敏感案件“重点监督”的原则。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在扩大司法民主和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方面的重要作用。人民陪审员工作在全省法院作典型经验介绍。

    十二是纠纷化解呈现新态势。着力建立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设立了诉调对接平台,成立诉调衔接中心,设立诉讼辅导室、诉调衔接室和诉前调解室。依托诉讼服务中心,积极探索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为补充,诉前调解、立案调解、诉讼调解为主导,司法审判作保障的功能互补、良性互动、诉调对接的多元联动调解工作新机制,并把调解引入司法鉴定和诉前保全环节,实现了诉调无缝对接。

    十三是法庭建设有了新发展。2014年恢复和新建了四个基层人民法庭,人民法庭由原来的3个发展到7个,并全部达到了“三审一书一警”的要求,举办“假日法律大集”,开办“炕头法庭”“地头法庭”、“假日法庭”,成功地处理了拖欠300多奶农奶资款案件,在春耕、秋收两个关键节点,成功将涉案人数众多的数起因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引发的纠纷,导入诉讼程序,化解了矛盾,避免了暴力事件,充分发挥了化解矛盾前沿阵地作用,在2014年全省法庭优化整合中,被省法院全部保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