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北安法院民一庭的一名法官助理,2016对于我来说是成长很快的一年。民一庭的案件量大,这一点是我来到这个庭感受最深的,墙上的日历备注栏写满了案件的开庭时间和当事人姓名,还要被彩色的荧光笔一遍遍涂的色彩斑斓,这就像是我们的平时的工作,各种案子、卷宗、当事人,把我们平时的工作点缀的丰富多彩。2016给了我另一番感悟、另一种法律人生。
成长的空间越大,就越能看到自己与成熟之间的距离。我曾处理过一个案件,当时特别特别认真,判决书写了十几页。写好后,我拿给审判员、庭长、主管院长看,结果竟然改了好几遍。这让我感受到了一个新人与老法官之间的差距。虽然理论知识储备还可以,但是实践经验还是不丰富。在案件审理中,我能一下子抓住其中的法律关系,但要把这个法律关系通过证据固定下来,最后形成一个公正判决,我确实还有很多欠缺。
正因如此,尽管民事案件的案卷特别厚,一个案件的卷宗可能超过300页,一下午只能捋出一小部分;尽管一起融资租赁案件的被告人可能涉及10多个人,一上午就只能送达一个案件的法律文书;尽管做当事人的工作像磨破了嘴,甚至还得挨骂,但是我还是很认真的坚持着!当审理结案后案件当事人一句简单的致谢,一个热情的握手,都会让我兴奋半天。
记得那次是一个邻里纠纷案件,我和审判员周末去当事人所在的居民楼进行调解,走到楼前我惊呆了,虽然知道这起案件,是因为下水管道堵塞引起的纠纷,可是当我亲眼见到这种情况时还是很吃惊,楼体外墙都是下水道的粪便、垃圾,居民楼下也满是脏水、垃圾。天啊!怎么会弄成这样,这些居民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怎么生活的啊?因为一层下水道堵塞,不积极想解决办法,就采取极端措施一层层的往楼上堵,最后邻里之间没了和气,生活环境遭到了破坏,最后没法解决告到了法院。我和审判员耐心的做居民的工作,他们激烈争吵的时候我们做调解员,发生争执的时候我们做“灭火员”,寻求帮助的时候做“讲解员”,告诉他们正确的法律解决方式,那天整整一天,我都在可以说是“臭气熏天”的环境下做着一个法官助理应该做的工作,没有抱怨,没有后悔,用自己的真心对待案件的每一个当事人。
我很喜欢做法官。当初毕业时找到外企这样待遇很不错的工作,但我是发自内心地喜欢法官这个职业,所以回到北安考到了法院,又通过自己的努力,用不到一年通过了大司法考试,这样,在成为法官的路上我又向前迈了一大步,法律带给我的,是自豪。梦想的伟大不在于说,而在于做。2016年,我学到了太多、成长了太多、感悟了太多。我知道,对待工作,对待案件,对待当事人,我应该永不放弃,用心感悟的人情和法律之间联系,为自己的选择而坚守信念,为自己的选择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