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社区的工作人员,2014年在被市人大常委会任命为人民陪审员的那一刻,我心想,一定要好好履行职责,做一名合格的人民陪审员。三年的陪审员工作经历,让我感触颇多,也让我更加热爱人民陪审员这个光荣的职称。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坐在审判席上,面对错综复杂的案情,我深感自己在法律专业知识的短缺,为了弥补不足,我坚持参加法院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平时利用一切机会多和法官交流,遇到不懂的问题经常向法官请教,平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在法院为我们发放的一些法律书籍的基础上,我自己又购买了很多的法律书籍来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通过努力我的法律知识渐渐丰满起来,再结合自己多年来社区工作的经验,在参与案件的审理和调解特别是一些涉及家庭类纠纷案件的调解中,发挥了社区工作者特有的作用。
在陪审一起离婚诉讼案件中,原、被告双方因为被告(男方)酗酒及一些生活琐事产生矛盾,原告(女方)起诉离婚,庭审中双方情绪都很激动,特别是女方离婚的决心很大,坚决要求离婚,并且不同意庭上调解。庭审后法官对我说,这个案子不能简单判决离与不离,这对夫妻感情没有完全破裂,先让他们冷却几天,咱俩要找个切入点再进行调解。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在平时工作中也经常会碰上这类家长里短的事情,为了平和双方的情绪,我们让双方冷却了一周,然后,我们把双方当事人约到他们自己的家中,调解中,我配合法官向原、被告讲了几件我工作中解决过的类似事情,我以社区工作者的身份,像朋友一样去开导他们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两个人当初从恋爱到结婚,走到一起不容易;共同生活,互相关照,积淀多年的感情不容易;一生的旅程,会遇到很多不如意,彼此都想想对方的好处,想想离婚后单亲家庭对年幼孩子的心灵的伤害和他今后人生的影响,同时我也以严厉的态度批评了男方酗酒行为,指出这是对自己的身体不负责任、对妻子不负责任,更是对孩子、对家庭不负责任,必须改正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担当起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共同经营好家庭,共同创造幸福的生活。经过我和法官从不同角度耐心的调解,夫妻二人重归于好,原告撤回了起诉。
随着陪审案件的逐渐增多,我感悟到人民陪审员代表的就是人民,正因为心中有了人民二字,才能更贴近人民群众,更尽心尽力的为当事人考虑。尤其是在案件的调解过程中,作为一名人民陪审员我一直努力的贴近当事人的内心,从情理方面、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引导双方展开“情感交流”、进行“换位思考”,从“良心”催生的正面效应,努力促成双方当事人的和解。三年的陪审员经历,让我感到陪审员的工作是丰富人生经历的一种特殊渠道,它让我学会了法律知识,丰富了工作阅历,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一些纠纷产生的原因和避免的方法,使我也成为社区的义务法律宣传员,在社区工作中更好地宣传法律,让社区群众知法、守法。同时在做社区工作和处理社区群众纠纷时,掌握有了更多的方法和途径,也使我更加热爱上了人民陪审员这项工作,人民陪审员让我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