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执行信息公开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庭审直播录播

 

用人民陪审员和心理咨询师的双重身份来挽救未成年人

  发布时间:2017-10-13 09:39:14


    我叫肖英,我是北安市进修学校的一名教师,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可能也正是因为我的职业特殊,所以我有幸成为了北安市人民法院的陪审员和特邀心理咨询师。

    在我参加的陪审中,因为我的职业,大多数的案件比较有针对性和特点,以未成年人的居多,其次是刑事案件。看着那些脸上带着稚气孩子走上法庭接受法律的制裁,看着他们亲人担心的眼神,为人师、为人母的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为他们的成长感到担忧,为他们的冲动感到痛心。我想尽我的全力去帮助他们、挽救他们,让他们知道,社会和亲人并未抛弃他们,打开他们心中的症结,使他们树立信心,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和家人团聚,回报社会。

    记得那是一次未成年人故意伤害案件,法官把我约来以人民陪审员的身份组成合议庭,庭审中,我一直在观察那个十多岁的男孩子,他很内向,不爱说话,如果只是单纯的看上去,他应该是一个很乖、不会惹事的孩子。庭审按程序进行,他冷冷的讲述着案件的经过,从起因、发生冲突到最后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没有什么波澜。我想这个孩子一定在某方面有所缺失,才会造成性格如此极端。

    果然,在经过了解后,这个孩子从小父母离异,父亲重组家庭,母亲外出打工,自小他就和姥姥生活在一起,姥姥靠着微薄的收入供养他长大,虽然和姥姥亲,但是没有父母的爱,没有和谐的家庭环境,使他变得跟学校的同学格格不入,渐渐和社会上的不良少年混迹在一起,不务学业,变得暴力和不近人情。如果再这样下去,恐怕孩子的这辈子就毁了,我们要尽力挽救。庭审过后,我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和孩子开始接触,用法院提供的心灵驿站、心理沙盘和欧卡牌对孩子进行了解,了解他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等,查清他的心理症结,从心理学上分析其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让他摆了心理沙盘,沙盘反映的是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有两个夫妻和一个孩子,有房子、茶桌、植物、大海,我问他,这是你将来希望的吗?他说是,我说那这几个人是谁,他说是爸爸、妈妈和孩子。所以我可以看到的是,这个孩子其实内心里十分渴望被爱、憧憬着有爸爸、妈妈的一个完整的家,也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有妻子、有孩子、有自己的事业。到了这里,我就知道怎么做了,可能从法官的角度和他讲道理,他会有抗拒心理,而我从一个阿姨的角度,用专业知识引导他打开心扉,效果更好。我试着慢慢的和他聊天,聊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我发现他很喜欢篮球等运动,他也慢慢的和我熟络起来,前后经过几次到法院进行心理辅导,他能够慢慢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受害人及家属真诚的道了歉,并获得了谅解,被判处了缓刑,他又重新回到了学校,为自己的向往的未来而默默努力。看到这种结果,我感觉到很欣慰,我用我自己的力量参与到对未成年被告的挽救中,帮他树立信心,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及时悬崖勒马、回头是岸。我更庆幸的是,我能把人民陪审员和心理咨询师的两个身份融合在一起,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未成年犯罪的挽救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责任编辑:张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