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执行信息公开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庭审直播录播

 

北安法院少年法庭建立以 “情理交融、疏导为主”的心理干预机制

  发布时间:2017-12-04 17:41:18




    北安市人民法院少年法庭不断探索建立有效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机制,从而真正实现“教育、感化和挽救”的目的,他们在审理未成年案件的过程中,注重庭上感化教育和判后的回访,更注重解开未成年人的心理症结,把心理学引入法庭,不仅可以使未成年人理性地认识法律和自身行为、走出犯罪阴影、更好地去面对未来,还可以帮助法官更准确地理解未成年人,对于正确量刑有相当重要的辅助作用。

    心理评估干预机制,是指人民法院在未成年人刑事审判中,聘任或委托且有相应资质的心理咨询机构或心理咨询师、心理专家,针对刑事审判过程中未成年被告人生理、心理特点,依照法律规定,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心理评估、辅导,分析干预未成年被告人罪错行为的根源,帮助未成年被告人缓解紧张焦虑心理,提出运用心理干预的科学手段矫正不良行为的方案,同时通过分析评估为法官判断未成年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提供参考和建议的一种制度。

少年庭在审理未成年人案件的时运用“四理”工作法,即强调案件的法理、情理、事理和心理,以“情理交融、疏导为主”的心理干预预机制,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北安法院在2016年6月1日正式成立了心灵驿站,这是全市法院系统首家心理咨询室。该工作室配备沙盘、O卡牌和催眠椅等,对涉案未成年人及其家长进行心理干预。他们还聘请了北安进修校心理研究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肖英为少年法庭的心理咨询师,作为特邀陪审员,参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将心理疏导、心理干预、心理矫治引入少年审判、社区矫正、预防犯罪等各个环节中,查清未成年被告人的心理症结,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其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挽救的方案。她为曾因伤害罪被判处缓刑的单亲家的未成年犯做了心理咨询、沙盘o卡牌的治疗。咨询师采用摄入性会谈从现实生活状况、个人成长中经受的挫折或不良行为、人际关系中的问题、身体状况、情绪体验和生活态度几个方面提问。咨询中采用了沙盘和O卡牌技术,让孩子在游戏中自我疗愈,起到事半功倍作用。

    少年犯宋某因寻衅滋事被起诉到法院,青少年叛逆心理测试 青少年心理问题测试(MHS-CA的量表内容)以及青少年心理kill oneself 倾向量化表;测试后心理咨询师评价其有相当严重的叛逆心理,其所想的和所干的总是与众不同,不遵从习俗和规定,针对测试结果对未成年人的心理状况做一对一的分析和反馈,归总分析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疏导和帮教。

黑龙江省省高院刑一庭副庭长武迎松到北安法院调研指导少年法庭工作时讲,要从根本上挽救未成年罪犯,就是要从罪犯心理上面下功夫,充分发挥心理辅导、心理疏导的作用,使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北安法院少年法庭在心理干预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好,值得推广。

责任编辑:张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