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执行信息公开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庭审直播录播

 

提升法院党组织组织力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8 10:51: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组织力”是一个管理学的概念,在以往的基层党建研究中并不常用。十九大报告中的这一提法,为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了新的目标和方向,也为基层党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其实,毛泽东同志早在1938年撰写的《论持久战》中就明确提出了“政治组织力”这一概念,并把政治组织力作为决定中日两国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加以分析和对比。

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组织力就是基层党组织凭借自身的组织体系和组织资源,对社会进行引导、整合和动员的能力。当前,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没有强大的组织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就得不到有效落实,基层党组织自身的特殊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也得不到具体体现。长此以往,基层党组织就会逐步虚化、弱化甚至边缘化,党的执政基础就会被动摇。因此,组织力的提升不仅是当前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关键所在。

对基层党组织来说,提升自身的组织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应该立足于基层党组织的特殊地位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进一步强化政治功能。这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基础和关键。二是立足于社会需求的新变化和新特点,进一步突出服务功能。这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现实需要。三是立足于社会结构的转型和调整,完善和重构自身的组织体系,实现组织覆盖与价值嵌入的统一。这是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组织载体。四是立足于主体作用的发挥,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员和党组织骨干队伍建设。这是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主体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为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明确了方向和任务。支部作为党的基础组织,必须从多方面提升组织力,才能担负起党章规定的职责,发挥坚强战斗堡垒作用。

一、要在把握规律创新工作中提升组织力

当前,支部工作普遍遭遇“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困境。支部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就要研究工作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和组织活动。老办法在过去管用,是因为掌握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的思想和行为特点;新办法不会用,是没有立足历史条件的变化,研究新时代人的思想活动和需求结构变化的特点。支部要有效提升组织力,须实现三个创新。一是支部活动方式要创新,能给党员群众感官上的触动。严肃的政治工作,可以通过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吸引人的眼球、唤醒人的耳朵。二是工作机制要创新,能让党员群众的正当需求得到满足。对党员而言,其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民主权利得到保障,个人能力得到提升;对群众而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受到尊重,获得有益的帮助,产生实际的效果。三是价值引领要创新,能触动党员群众的灵魂。引导党员看到党的工作的价值,激发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群众看到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坚定他们热爱党、愿意跟党走的情感和决心。

二、在选准配强支部班子中提升组织力

“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选准配强支部班子,尤其是支部书记,对于提升组织力非常关键。支部班子的选配要符合三个标准。一是政治责任感强。支部书记、委员不是虚衔,而是实实在在的责任。支部班子成员肩上都扛着抓党员队伍建设的责任、把党的工作抓实到支部的责任,支部书记还有抓支部班子建设的责任。只有具备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才能把工作做到位,激发支部活力。二是专业能力强。支部工作实质上是专业政治工作,需要支部班子有相应的专业能力。选配支部班子时要考虑成员专业素养和能力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以达到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最佳效果,支部班子整体素质能涵盖敏锐的政治能力、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以人为本的办事能力、做思想工作的沟通能力等等。三是创新意识强。支部工作是随着时代变迁需要与时俱进的工作。支部班子要善于从具体工作出发,结合工作对象的实际,不断从内容、形式、载体、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提高支部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在严格组织生活中提升组织力

严格规范的组织生活是支部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也是提升组织力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问题时,特别强调“抓住了这个点,我们党就能更好凝心聚魂、强身健体”。严格组织生活,就是严格落实党支部基本制度,发扬“钉钉子”的精神,锲而不舍地从基本制度抓起,从组织生活严起。首先,要强化党员的组织观念。教育党员牢固树立“在组织里的人,就要过组织生活”的意识,严格按照党章要求参加组织活动。其次,要充分运用“三会一课”等制度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教育,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最后,要用够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通过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和反面警醒,防微杜渐,及时处置“病变”党员,解决党员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纪律上存在的问题。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同时,还要运用激励关怀扶助等方法,开展经常性的交心谈心,掌握党员思想动态,做好消除疑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的工作。

四、在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中提升组织力

支部是直接联系群众最基层的党组织,始终站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只有真心诚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帮助解决群众的生活和生产问题,才能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一要联系好群众。只有在和群众一块过一块干中,才能随时随地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二要服务好群众。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体到支部所在的行业、地域,都是“小事”。群众利益无小事,支部作为党的领导的“神经末梢”,一定要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一定要有“办小事”的热情、“办小事”的努力、“办小事”的成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要发动好群众。“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的、以群众为主体的事业。支部要多途径多角度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主张,帮助群众认识到党的主张是符合他们根本利益的,激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体精神,点燃群众为自己幸福生活奋斗的热情,把党的正确主张化作群众的自觉行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