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执行信息公开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庭审直播录播

 

北安市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

  发布时间:2013-05-21 15:47:4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院审判委员会(以下简称审委会)的工作,充分发挥审委会的职能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以及最高院《关于改革和完善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实施意见》等相关规定,结合本院审判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审判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审管办)为审委会办公室,具体负责审委会的日常工作事务和会议记录,负责督促、检查和落实审委会的决定,承担审委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二章  议事原则

    第三条  审委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四条  审判委员会应当充分、全面地对案件进行讨论。审判委员会委员应当客观、公正、独立、平等地发表意见,并应当记录在卷。

    第五条  审委会以会议决议的方式履行对审判工作的监督、管理、指导职责。

审判委员会的决议应当按照全体委员二分之一以上多数意见作出。

    第六条  审委会委员讨论案件按照程序法的规定实行回避制度。

                                                    第三章  议事内容

    第七条  审委会讨论下列案件:                                    

     (一)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需要再审的案件;

     (二)认为案情复杂,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疑难的案件;

     (三)拟宣告被告人无罪的案件;

     (四)拟就法律适用问题向上级人民法院请示的案件;

     (五)认为案情重大、复杂,需要报请移送上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

     (六)拟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以及拟判处缓刑、管制、免予刑事处罚的刑事案件;

     (七)拟改变检察机关起诉事实、性质的刑事案件;

     (八)上级法院发回重审的案件;

     (九)再审案件。

    第八条  审委会讨论其他与审判工作有关的问题:

     (一)决定院长的回避;

     (二)听取审判业务部门的工作汇报;

     (三)批准民事、行政、执行案件的重大事项;

     (四)研究决定有关审判工作的制度;              

     (五)讨论、研究、解决审判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六)讨论决定对本院的审判工作具有参考意义的案例;

     (七)讨论确定发回重审、指令再审、改判、涉诉涉访案件的责任认定等问题。

                                                     第四章  议事程序

    第九条  审委会会议于每周三定期召开,如遇节假日和特殊情况,可顺延至具备召开审委会会议条件之日或者下一个周三召开。会议须在审委会委员达到三分之二的人数方可举行,否则不得开会。

    第十条  审委会会议由院长主持。院长因故不能主持会议时,可以委托副院长主持。

    第十一条  审委会讨论案件时,合议庭全体成员及审判业务部门负责人应当列席会议。对本院审结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提起再审的,原审合议庭成员及审判业务部门负责人也应当列席会议。院长或者受院长委托主持会议的副院长可以决定其他有必要列席的人员。

    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或者受检察长委托的副检察长可以列席。

    会议列席人员有发言权,没有表决权。

    第十二条  需要提交审委会讨论的案件,由合议庭报庭长、主管副院长提请院长决定。

    需要提交审委会讨论的其他议题,报主管副院长审定后,提请院长决定。

    第十三条  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审议其它事项的程序:

     (一)听取汇报;

     (二)提出询问;

     (三)发表意见;

     (四)表决。

    第十四条  案件一般由主审法官汇报。汇报时应客观、全面反映案件事实、证据及双方当事人或控辩双方的意见,说明合议庭争议的焦点、分歧意见和拟作出裁判的内容,做到语言简明扼要。

    第十五条  审委会委员对审议事项应充分阐述意见。审判委员会委员发表意见的顺序,一般应当按照职级高的委员后发言的原则进行,主持人最后发表意见。

    第十六条  审委会委员发表意见后,由会议主持人按全体委员二分之一以上多数意见进行归纳拟出决议,付诸表决。

    如会议主持人认为意见分歧较大时,可暂不形成决议,交由下次会议讨论决定。拟向上级法院请示的案件,需提出倾向性处理意见。

    第十七条  审委会讨论案件时,应对事实、定性、适用法律、程序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对事实、证据难以定案的,需要重查补证的,不能勉强定案。

    第十八条  主管副院长可提请院长决定审委会委员参加重大疑难案件的庭审,让委员充分了解案情,确保重大疑难案件的质量。

    第十九条  审委会讨论案件实行质量责任制。审委会讨论的案件实行集体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责罚制。汇报案件的承办人,要对案件事实负全责。

    第二十条  审委会讨论决定的案件,分级负责催办落实。审判员(含助审员)承办的案件,由庭长负责;庭长承办的案件由主管副院长负责;副院长承办的案件,由院长负责。审委会决议事项的催办由常务副院长负责,审管办具体落实。对审委会讨论决定的案件,既无异议且不申请院长复议,又不下达法律文书,视为工作失职,情节严重造成后果的要追究直接责任者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  审委会讨论决定的案件,承办人、部门负责人或主管副院长发现决议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不当,应向院长报告,由院长决定是否提请审委会复议。

                                                       第五章  工作纪律

    第二十二条  审委会委员必须遵守会议纪律,按时参加审委会,不得无故缺席。因故不能参加会议的,应提前向院长或受院长委托主持会议的副院长请假。

审委会委员在开会过程中不得接待当事人或处理其他工作。

    第二十三条  承办人或汇报人必须在会议召开前三日将案件审理报告等材料传至本院审判流程管理系统,如遇会议延期召开,则另行通知。

    第二十四条  汇报人汇报案件时,必须安排好记录人员,并携带案卷等全部材料,所引用的法律法规及有关司法解释、政策文件必须提供复印件。

    第二十五条  审委会委员参加会议,必须认真听取汇报,充分了解案情或其他议题内容,根据事实和法律发表意见,切实发挥审委会委员作用。

    第二十六条  审委会委员要认真阅读核对案件讨论笔录,发现错误应及时提出修改。笔录以院长、主管副院长和其他委员的顺序进行阅签。

    第二十七条 审委会委员及列席人员必须保守会议秘密。收到会议材料后,要妥善保管,防止泄密或丢失。会后不得讨论、泄漏会议内容,违者按《保密法》规定追查责任。

    第二十八条  审委会会议记录人员在做好审委会会议记录后,应通过审判流程管理系统及时将案件材料返还给承办人,并应妥善保管会议记录,并保守会议秘密,不得以任何方式泄漏会议内容,否则追究其泄密责任。

                                                       第六章  学习制度

    第二十九条  审委会委员要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总结审判工作经验。

    第三十条  审委会建立定期学习制度。由审管办提请院长召集审委会委员学习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最高院司法解释、省高院、市中院的有关审判工作指导性文件。

    第三十一条  审管办应积极围绕审委会所讨论的案件或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及审判实践经验依据,主动为审委会服务。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规则由本院审判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规则公布之日起施行,北安市人民法院2000年3月29日通过2002年8月15日修订的《北安市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同时废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