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法院司法公正的判决并不能完全的从根源上化解社会矛盾,只有让人民群众从案件中真正的感受到司法的公平与正义,具有司法获得感和满足感,才能让当事人发自内心的,由内而外的服判息诉,从真正意义上达到案结事了,实现法官审理案件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与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近日,北安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法官祁红艳与书记员鲁子源,采取家事调解的方式,利用一整天的时间同时成功调处了张某1,张某2,郑某分别诉朱某,孙某三起借款本息事实不清,计算不明,还款数额争议较大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三起案件,三名原告向两名被告共同出借借款,时间己久,经多次结算,被告朱某,孙某分别为张某1,张某2,郑某出具借款本金数额各不相同的三张借据。
第二年,又与张某1,张某2,郑某一起签订了还款协议,协议中约定分期还款。
但还款数额中,既约定有偿还利息,又约定有偿还本金的数额,借期内利率和逾期利率不同,利息数额计算不明,且未约定具体还款对象。
三起案件涉及:二被告多次偿还部分借款后,在约定不明情况下如何确定还款对象、三原告各自借款本金和利息如何计算等问题。
案件审理中,祁红艳法官针对三起案件原告存在亲属关系的特点,组织三原告与二被告共同进行调解。
在法官的主导下,辨法析理,拆解问题,逐项解决:
1.组织张某1,张某2,郑某与朱某,孙某共同计算三原告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总额;
2.确定本息总额分期还款时间;
3.确定三原告各自借款本金数额;
4.由三原告协商分配具体利息数额及各自本息的还款时间。
调解工作从上午9点开始至下午4点30分,考虑到其中二原告年事己高,郑某装有多个心脏起博器,被告朱某摔伤拄着拐杖等身体不便和健康等因素,调解开始时,法官与书记员便为当事人准备了矿泉水;调解过 程中对病患当事人不断的给予关怀,提供休息方便。
为方便当事人,减少诉累,法官与书记员又将自己食堂午餐盒饭让与当事人;法官与书记员空腹不停歇的恰好利用双方吃饭时间,调解搭建双方的情感桥梁,使原本各方激化的矛盾情绪得到了弱化。家事调解暖人心,法官为群众办实事,敬业与真诚,最终赢得了当事人的感动与信任。
在法官的主持下,各方当事人经过认真的核算,历时7个多小时,最终三原告与二被告就各自还款的本息数额及还款时间分别达成了协议,化干戈为玉帛。当事人纷纷表达了对法官的感激之情,对法官与书记员工作态度与专业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