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室里原被告双方仍怒气未消,剑拔弩张,按下葫芦起了瓢……是云姐调解室的工作人员用热心真情及深厚的业务功力让原被告双方最后眉头舒展,笑意浮面,握手言和。作为司法战线的新兵,我亲眼目睹和参与了这场“险象环生”又精彩纷呈的调解过程。
盛夏傍晚的"约会"
2022年6月12日18时许,女生李某约男生张某出来散步,可没一会儿,二人因琐事当场发生争执,男生将女生的手机、水杯摔坏,后又发生了肢体冲突,致女生头面部、上肢及腹部受伤,女生住院治疗。

派出所对男生张某进行行政拘留并处罚款。女生李某共产生医疗费、护理费、伙食补助费及物品损失费共计数千元。事发后,女生及家属多次与男生协商民事赔偿事宜未果,无奈诉至法院。
精彩的开场白
8月26日,原告代理人(女生母亲)、被告及父母在云姐调解工作室的组织下进行调解。

当调解员胡春颖出示原告提供的医疗费票据时,被告立刻提出质疑,并否认票据的真实性,见状原告母亲情绪激动,站起来说:“不调了,等着法院开庭吧!”
此刻,曾经有着多年派出所长工作经验的调解员胡春颖开口了:“现在我不仅仅以法院调解员身份调解,更想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谈点个人看法,原告起诉到法院就是对法院的信任,你们都同意来法院调解,也是为了解决问题和纠纷,既然双方都来到了法院,我们就心平气和地把自己的想法说一下,尽量把事情和矛盾化解。医疗费票据是由医院出具的,对其真伪应毋庸置疑,再说原告提供的也不是几万元的费用,而是几千元的票据,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出具假票据。”

另外,作为被告动手打人已经过错在先,就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思自己的行为,应该有一个较好的认错态度,争取得到对方的谅解。胡调解员又从道德范畴及对该起案件被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剖析。

精彩的开场白拉近了调解员与原被告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让被告受到了教育。
被告母亲当场痛斥儿子一番,又起身给女孩母亲深深行礼致歉,并表示同意赔偿,同时提出能否去零赔偿,凑个整数。
在场人都以为女孩母亲被男孩母亲的诚恳态度所动,能够同意这个赔偿数目。

没想到女孩母亲态度强硬,“这是买大白菜吗?还讨价还价!我们主张的赔偿数额一分不能少!”
男孩母亲此刻脸色难看,但也只能望着自己的儿子摇头叹息,见状调解员又对其进行了劝解,最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全额赔偿。
当所有人都松了口气,以为此纠纷调解将大功告成时,不想女孩母亲又抛出一枚“炸弹”:“赔这点钱就完事了?我姑娘白挨打了?我姑娘及我们全家的精神损失费也应该赔偿!”纠纷调解再度陷入僵局......
老法官挺身力挽狂澜
云姐调解室主任李桂云见此情节立刻把女孩母亲及亲属请到另一调解室单独交流。女生母亲及亲属称孩子被打后受到惊吓,准备去精神病院做司法鉴定,并要求除了给付医疗费用外还要赔偿精神损失。
眼看到这起纠纷走向复杂,有着多年丰富调解经验的李桂云首先给女方“顺气泄火”,表示同情并理解女儿被打父母心疼的心情,然后又通过该起案件,给女生母亲耐心讲解法律规定,男生在公安部门受到的行政处罚和罚款就是对其殴打他人的行为的惩戒,对女儿的民事赔偿也是被告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对于物品包括手机的赔偿,如果经法庭审判也要对其进行鉴定折损后才能确定赔偿数额,至于再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只能等司法鉴定结果才能处理。
原告母亲听了这些话,气消了不少,并当即表示对于精神损失等不再要求赔偿,其亲属也表示接受了调解意见。

原被告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当庭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护理费、伙食补助费及物品损失费共计5600元,此纠纷就此了结。
事后,几位调解员还语重心长地对男生进行了教育,男生表示以后不再违法,做一名守法公民。当天本人对胡调解员专访调解经验时他说:调解案件要做到“四心”。

一是热心。要对每一位当事人贴心热情,以诚相待。“良言一句暖三冬”,营造一个亲近、祥和、安定的调解氛围,让当事人心平气和,有话好好说,有事好商量。 二是公心。要公道正派,充分顾及纠纷双方利益,给调解对象以信任感,让他们消除顾虑,坚定调解信心。 三是耐心。人各有异,不管调解对象多么固执蛮横,都要耐心讲法明理,将他们的思想引导到法律和道德的范畴内。
四是细心。认真倾听、观察,掌握不同当事人的心理特征,找出矛盾调解的切入点,对症下药。

云姐调解室成立于2017年,当时只有退休法官李桂云一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开展以来,为推进诉源治理,推动社会矛盾庭前化解,2021年12月,院里决定为云姐调解室扩充队伍,新加入了一名转业军官、一名政协退休干部。
在院党组的关怀下,三位调解员团结向上、踏实敬业,将调解室工作做的“风生水起”。他们从去年12月至今,成功调解各类纠纷案件258起,成功率56%,有效减轻了法院的审判压力,节省了审判资源,使当事人规避了漫长复杂的诉讼过程,受到了法官和当事人一致认可,也得到了社会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