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法院吴莹同志荣获全省法院“优秀机关工匠”荣誉称号 作者:吴 昊 发布时间:2022-10-24 10:49:56
优秀机关工匠·吴莹
微笑中透着温柔,正气中洋溢着善良,这就是北安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吴莹,1977年出生,中共党员,1998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安法院,她从书记员做起,先后任助理审判员、审判员、立案庭副庭长,2017年担任立案庭庭长。她牢记人民法官的崇高职责,用瘦弱的肩头扛起使命责任,用全心的付出誊写为民的情怀,她以女性特有的魅力,演绎着独有的风采,成为北安法院司法为民的一道“亮丽风景”。她先后四次被黑河中院授予“调解能手”,2018年被黑河中院授予“办案标兵”,2019年被黑河中院荣记“个人三等功”,2022年被省法院授予“全省办案质效优异法官”光荣称号。

吴莹常说:“立案是法院的第一窗口,是连接法院和当事人的纽带和桥梁,我们的服务态度和质量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司法的公信力,我们要做好法院的形象大使,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和司法的温暖”。立案庭每天要接待大量当事人,在工作中她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耐心倾听,热心解答,真心实意地为民排忧解难。2020年5月,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步履蹒跚地来到法院,要状告自己的儿子,要求其尽赡养义务。吴莹同志先把老人安置到调解室,为老人送上一杯热水,安抚老人情绪,然后拨通了老人儿子的电话,因老人儿子打工,请假不便,吴莹与书记员利用午休时间,驱车来到老人儿子家中,从法律义务讲到传统美德,经过耐心的思想工作,双方达成协议,老人的儿子表示,一定好好赡养老人,70多岁的老人感动的流下了泪水。
为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人民法院的司法温暖和人文关怀,她从点滴做起,在诉讼服务大厅配备母婴休息室、书写、休息座椅、饮水设施、提供笔墨纸张、老花镜、常用药品等便民设施;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立案条件、收费标准、举证须知等规定,置放12种诉讼常识和15种常用文书样本;设立导诉台,引导当事人办理各项业务、解答当事人疑问;对行动不便、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采取电话预约、上门立案、对追索抚养费、赡养费、人身伤害赔偿金、劳动报酬的案件以及农民工、下岗职工、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采取减缓免诉讼费的措施,为弱势群体构筑无障碍诉讼的绿色通道,被当事人称为“温暖的法院、贴心的法官”。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吴莹与另一名女法官主动承担起诉讼服务和引导工作,她坚守岗位,周六周日不休息,在安检门前制作了疫情期间网上立案指示牌,利用“一网双微”发布网上立案程序、立案人员手机号,通过12368热线和手机通话为当事人答疑解惑、指导网上立案。依托息化手段,开通网上立案、视频调解、云端庭审、电子送达和“跨域立案”等线上诉讼功能,实现了“一号通办”“一网通办”“一次通办”“一站通办”,使疫情期间诉讼服务24小时“不打烊”,不仅满足了群众的需求,也拉近法院与当事人的距离。一位张姓女士通过12368咨询后,高兴地吴莹说,没想到疫情期间,一个电话就解决了我的所有困惑,法院的服务真贴心!
2017年吴莹被任命为立案庭庭长时,恰逢北安法院立案工作深化改革之际,她感到自己责任重大,她把立案庭工作放到全院大局中思考和定位,全身心投入到改革工作中,与院领导共同研究探索繁简分流、多元化解工作,成立速裁团队、确定速裁案件范围,从集中分案到案件分流、到简化庭审流程再到统一文书制作各个环节,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速裁模式,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她积极服务于多元化解工作,积极协调多元化解成员单位开展工作,积极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方式解决纠纷,积极培训指导调解员作好调解工作,疫情期间,手把手指导调解员运用网络平台开展调解工作,从而保障全院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日复一日的烦琐,没有消耗掉她的热情,反而历练出她的干练与耐心,她用微笑的表情,周到的服务、专业的法律知识和女性特有的细致和爱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