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执行信息公开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庭审直播录播

 

北安法院:民一庭2022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2-12-19 11:45:12


       2022年以来,民一庭在黑河中院的指导下、院党组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审判队伍建设和司法政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现将2022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民一庭案件审理情况

       北安市法院民一庭共有干警8人,包括员额法官4人、法官助理2人、书记员1人、借调教师1人。2021年旧存案件40件,2022年以来共新收案件325件,结案315件,结案率为86.3%,在2022年末力争民一庭结案率达到98%以上。

对标对表,进一步提高案件审判质效

       组织庭内干警对2021年各项案件审判质效情况进行分析研讨,对排名在前的指标继续保持,对排名在后的指标如卷宗归档率低、法定审限内结案率低、案件审判流程信息出现无效公开等问题分析原因,要求庭内干警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紧盯各项指标,对案件审限、裁判文书上网、庭审直播、案件信息录入、卷宗扫描归档、当事人案件评价等各项重点工作要按时保质的完成,确保各项工作统筹开展,各项指标全面高质量完成。 



推进司法为民的便民措施

       一是加强民事案件的调解工作。对可能通过调解解决的案件,通过提高法官的调解技巧、交流能力,在自愿合法的前提下,找准双方的利益平衡点、把握双方的感情契合点、寻求矛盾化解的突破点,努力实现案结事了。


       二是以保障民生为主线开展民生审判工作。对审理的相邻权、人身损害赔偿、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等涉及弱势群体的民生案件,采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原则,制定快速、合理解决方案。


       三是加大案件线上庭审力度。在疫情防控期间,部分案件因一方当事人在疫区无法来到法院参加庭审,造成案件审限过长,影响案件绩效考核指标。对此民一庭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积极利用互联网庭审系统进行线上庭审。


积极参与市域综合治理

       一是严格落实“以法护企 惠商安商”活动的要求,开展法律进企业、进园区、进市场、进工地等活动,加大对企业的普法力度,推动引导企业树立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意识和理念。


       二是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持续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庭长带队组织干警下乡采集贫困户相关信息、进行法律服务、政策宣传及回访,为贫困户送去米、面、油、药品等慰问品,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生活困难。


       三是主动担当作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法庭青年干警主动请缨参与疫情防控,庭内三名干警参与终末消杀等防疫工作,并圆满完成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任务。


进一步加强陪审员管理、陪审和法庭工作

       一是完善陪审员抽取机制。采取随机抽取机制为主,特殊案件有针对性抽取为辅的原则,将陪审员分别按照地域、专业、职业等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别随机抽取。

       二是加强陪审员培训工作。对新颁布的《民法典》和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进行专项培训,培训方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2022年以来已进行4次业务知识培训;邀请陪审员参加庭审观摩和评析会,提高陪审员庭审技能,2022年以来已进行1次庭审观摩。



       三是创办“人民陪审员看法院”专题活动,鼓励人民陪审员撰写感想、体会,通过陪审员视角宣传法院工作,在本院公众号设立专栏,2022年以来已发布人民陪审员感想14篇。

       四是不断加强对基层法庭的服务和保障工作,对基层法庭工作中的特色经验做法及时进行总结。

全力完成营商环境执行合同专项工作


       民一庭按照黑河中院和本院执行合同专班工作要求,认真落实《2022年全省法院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及有关工作部署,对照黑河中院下发的《执行合同工作专题考评实施细则》逐项对照研究,将各项任务细化到具体的任务部门和人员,确保考评实施细则中得分项均按指标予以完成。根据黑河中院每月下发的通报,对本院的各项弱势指标逐一分析,并制定相应指标提升措施,确保本院执行合同专项工作各项指标没有短板,全面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执行合同各项指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