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执行信息公开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庭审直播录播

 

积极推进便民措施 免除百姓奔波之苦

  发布时间:2011-10-21 12:00:47


北安市法院赵光法庭结合目前开展的“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把“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推进法庭工作上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把让当事人“少跑一次腿、少等一分钟、少误一天工、少花一分钱”作为司法为民、亲民、便民、利民的具体要求,建立一系列便民诉讼措施,积极主动适应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人民法庭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

一、一张卡片方便诉讼。赵光法庭自行设计了印有赵光法庭接待室电话号码的“便民服务卡”,向所管辖区的乡、镇、村、屯干部及部分群众发放“便民服务卡”,并委托村干部向各自村屯发放“便民服务卡”,群众可根据该卡拨打电话咨询法律问题或反映纠纷案件,根据纠纷状况,法庭指导群众携带相应材料及诉讼费用前往法庭立案,对老年人、残疾人、病患者法庭会派法官前往住所地调解或上门立案,对于不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做到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有效避免了多数群众因诉讼知识的欠缺而跑冤枉路的局面,真正做到“服务到家”。

二、进一步完善立案工作流程。简化立案手续,加强诉讼指导,向当事人发放诉讼指南、诉讼须知和举证须知,正确引导当事人诉讼,并及时告知其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尤其是告知当事人诉讼的风险,指导当事人进行有效诉讼。坚持做到受理诉状后符合立案条件的当场立案,起诉状的审查、案号的取得、诉讼费的缴纳均是在法庭一次性完成,做到当事人能一趟办好的事情,决不让他们再跑第二趟。避免了当事人为立案在住所地、法院、银行之间来回跑,同时也缩短了办案周期。
    
三、树立“民生问题无小事”的理念,把司法为民的措施落实到审判工作的各个环节。农忙时节,为不耽误农民劳作,主动避开农民劳动时间,利用中午、傍晚、上门调解案件,最大限度地减轻民负、降低民累、满足民需、维护民要。及时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深入到乡村、案发地进行开庭,通过就地审理、就地宣传,把纠纷解决在基层,既方便了群众诉讼,又进行了普法教育,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