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执行信息公开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庭审直播录播

 

北安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获全票通过

  发布时间:2022-12-28 10:58:15


1      2月28日上午9时,北安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市行政办公中心召开,北安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闫海龙向大会作报告,获全票通过。


    2022年,北安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受理各类案件7521件,审结7422件,结案率98.68%,审判质效连续三个季度排名全市第一,列全省第一档位。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9个集体和32名个人获国家、省、市级记功或表彰,参评全国法院“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

一、贯彻市委决策部署

依法推动北安治理能力现代化

主动服务地方发展大局


    担当作为,参与“农民工治欠保支”“世贸国际工作组”“农机购置补贴专项整治”“祥和东岸”等专班工作,组建专业团队参与市域两家供热企业停供风险评估、政府临时接管应急预案制定。依法妥善做好“2.16”“11.11”重大事件善后处置工作,为辖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加大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与争议实质性化解,妥善化解乌裕尔大坝修建中系列行政补偿纠纷,以非诉执行推动河道“清四乱”违法建筑清理,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全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对标营商环境评价标准,靶向发力审判执行工作。对接企业,签订惠商安商服务协议,实质性推动乌裕尔水厂等系列案件的执行工作。多措并举,促成了涉昌泰公司的118件执行案件达成分期履行和解协议,既保护了债权人利益又为企业生产经营留有生存空间。提前介入北安市多路微波传输中心破产工作,在企业“求生”之路上提供法律帮助。畅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诉讼服务,年初以来为供热企业清缴热费1000余万元。


服务保障“六稳”“六保”

    审结涉教育、就业、医疗等各类民生案件2252件、物业服务合同纠纷436件、涉金融案件684件,以司法手段保平安、促发展。开辟残疾人、老年人诉讼绿色通道,为特殊群体上门立案62件。服务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带动、鼓励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与矛盾纠纷化解。服务疫情防控形势需要,抽调122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累计转运隔离人员7435人次,执行消杀任务97次,消杀阳性病例房间216间,场所面积约17万平方米。


二、坚持公正高效审判

全面保障北安社会安全稳定

切实加强刑事审判工作


    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审理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5件,判处被告人5人,维护“舌尖上的安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采用“3+4”模式审理非法狩猎案2件,用最严格制度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依法从严惩治职务犯罪,审理贪污贿赂等犯罪9件,判处被告人11人,促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严厉打击涉网黑恶犯罪,依法惩处电信诈骗下游犯罪4人,推动全链条反诈体系形成。


全面开展民商事审判工作

    准确贯彻实施《民法典》,发布黑河市域首份“人身保护令”,预防制止家庭暴力。少年审判“三审合一”归口审理,组建覆盖全市的29人法治副校长队伍,创新发出《家庭教育令》,满足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需求。开展“惠农暖春”“金秋护农保丰年”专项活动,排查风险点21个,就地化解矛盾53起。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环境专题调研,形成《司法专项报告》,在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中汇入法院力量。经验做法在人民法院报等多家媒体刊载。


持续推进执行攻坚工作

    执结执行案件2033件,执行标的3.59亿元,线上线下查控5785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728人次,司法拘留38人次,移交拒执犯罪线索5件。突出“阳光执行”品牌效应,黑龙江省电视台官方抖音账号“龙视新闻”直播我院“雷霆行动”强制执行现场,在线观看人数24.5万人,执行法官全程与网友互动,引起社会广泛共鸣,20名执行干警3小时成功执结涉案标的额110余万元的十余起执行案件,有力震慑了失信被执行人,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三、聚焦司法体制改革

构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司法新机制

探索审判管理新举措


完善审判权责清单制度,加强对案件审理情况的动态监管、推行类案强制检索制度、开展案件评查,提升案件质效。健全“四类案件”监管机制,压实落细院庭长办案和监督管理双重职责,院庭长办案占结案总数57.02%。对案件进行繁简分流,快慢分道,速裁快审模式审结案件3820件,占全院民事案件80.6%。组建环境资源审判团队,以“3+1+2”审判模式打造立体化环境资源防控体系,形成理论文章参评全国法院第三十四届学术论文。探索建立法庭办案集群,打造小成本全职能的法庭建设北安样本。

丰富矛盾纠纷化解新方式

    大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5个专业调解室和由行业、专家、协会组成的65人调解队伍,创建“无讼村”“无讼社区”示范点3个。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群众办实事276件,形成经验做法7个,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信息平台排名第一,“惠农暖春”专项活动在最高人民法院“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巡礼专栏报道发布。“四所一庭”模式化解涉农群体性纠纷36起,村委会、企业与农民三方携手将三面锦旗送到法院。多元化解工作在黑河市调解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


健全网络诉讼服务新模式

    把数字科技作为司法改革的保障,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利用数字科技对诉讼服务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疫情防控期间,实现无接触式诉讼服务广泛应用。网上立案7904件、缴费 3246次、阅卷127件、开庭288次、调解326次。拓展数字科技跨域诉讼服务范围,办理跨域立案69次、电子送达12万次,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互联网司法带来的便利,立案庭被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


四、立足机关能力作风建设

着力打造过硬审判队伍

着力打造党建品牌


    成立机关党委,与延安市宝塔区人民法院建立友好法院,选派干部互访交流。以“三红党建,打造五硬队伍,筑牢六固工程”为党建工作思路,促进党建与审判工作深度融合。“北法红色映象”党建工作品牌被评为全省法院党建优秀创新案例,党建工作在省法院“龙法讲坛”作典型经验介绍,被“党建网”“法治时代”等主流媒体报道,我院被黑河市委组织部、黑河中院授予“党旗耀边疆”基层党建示范点。


强化人才梯队建设

    选拔22名青年干警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强化干警专业培训,与东北林业大学签订共建协议。邀请冬奥冠军曲春雨参加我院“无奋斗不青春”主题党日活动,激励干警比学赶超、干事创业,政治部被黑河中院荣记“集体三等功”。组织干警参加上级法院、政法院校培训2315人次,开展岗位练兵27批1674人次。2人被评为全省办案质效优异法官,1人被评为全省审判业务专家,1人被评为全省法院优秀机关工匠,2人被评为全省学习型干警,1人入选全省执法监督专家库成员。


持续提升能力作风

    扎实推进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工作,开展解放思想振兴发展大研讨,确定1个创品牌、33个条线争站位和4个出成果目标,激发干警干事创业激情,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跑出各项工作提档升级“加速度”。能力作风建设年以来,收到当事人赠送锦旗39面。将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嵌入办案环节,严格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开展各类政务、审务督察检查36次、印发督察通报15期、问责干警17人。我院被确定为黑河市首批廉洁文化示范点。


自觉接受各方监督

       向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执行攻坚、服务大局、队伍建设等重要工作5次,主动走访代表、委员46人次,邀请参加法院开放日、观摩庭审、座谈12次。认真贯彻监察法,支持保障派驻纪检组开展工作。依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认真办理检察建议。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网络直播庭审210场次,上网发布裁判文书4242份,组织公众开放日23场次,召开新闻发布会11场,微信公众号荣登全省法院微信排行榜。 


    新时代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北安法院将迅速把思想与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上来,深学细悟、奋楫笃行,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功能,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新北安建设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