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法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以红色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少年审判团队党小组为依托,探索“党建+未成年人审判”新模式,不断提升少年审判专业化水平,丰富普法宣传形式,扎实推动新时代少年审判工作实现新发展。北安法院少年法庭先后被团中央、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等十三个部委授予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被共青团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青年文明号”;被黑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黑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先进单位”;被北安市妇女联合会授予“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 高起点谋划少年审判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北安法院党组坚持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审判工作的首要政治原则,作为队伍的首要政治本色,作为党员的首要政治品质,始终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谋划和推进少年审判工作,把加强少年审判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满意度的重要举措,提升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北安法院少年法庭作为全市基层法院唯一具有编制机构设置的独特优势,把少年审判工作作为全院重点工作和品牌工程,优先列入党组议事日程,保证少年审判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北安法院党组树立少年审判工作全院一盘棋思想,坚持在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支持、人员上配优,全力推进少年审判工作实现新突破。
二、擦亮少年审判金色名片,厚植“感化教育挽救”之心。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全面推进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维护,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犯罪是法院的重要职责。北安法院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省委、市委和上级法院党委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部署要求,深入贯彻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充分发挥支部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涉未成年人案件,确保未成年人依法得到特殊、优先保护。近三年来,审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16件,涉案未成年人28人。2022年,北安法院实行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归口审理,审理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273件。
在一起涉未成年聚众斗殴案件中,未成年人小叶因与人发生口角,怀恨在心,遂纠集他人持械进行报复,导致对方两人轻微伤。少年审判党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如何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积极引导未成年人走上正规道路,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党员法官田永东作为审判长,结合其成长环境、生活历程和行为危害性,有针对性地对小叶进行了法庭教育,引导其认真反思自己的犯罪行为,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社会、亲人带来的危害。在对小叶的社会调查中还发现,经常与社会闲杂人员接触,有多次逃学上网吧的经历,但未能引起监护人的足够重视。法官在回访帮教中向小叶的父亲发出《家庭教育令》,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责令其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加强亲子陪伴与沟通,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聚焦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让少年审判工作更有温度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人民法院始终为之奋斗的工作目标。北安法院少年审判团队党小组坚持党建引领,切实提高党员干警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院党组在全院选拔29名党员法官、法官助理担任法治副校长,实现北安市中小学校全覆盖,组织党员干警定期走进校园,运用典型案例,给师生上法治课,积极参与和落实法律宣传工作,积极维护校园安全,构建校园法治教育体系,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法治教育,开展法官上讲台、进校园活动50余次,建设平安法治校园。

为切实加大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力度,积极融入社会基层治理,加强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和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少年审判团队成立“党员先锋小组”,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送法进校园”等活动,把未成年人“请进来”,让法官“走出去”,让法治意识根植于校园,并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典型案例,举办“少年模拟法庭”,联合公安局、教体局、社区街道多部门走访未成年人禁入场所等多种形式,丰富防止未成年人犯罪宣传形式,引导未成年人系好青少年的第一颗“法治纽扣”。

为更好地做好青少年帮教工作,提升未成年人帮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北安法院少年法庭聘任少儿钢琴艺术学校校长、电视台举办少儿节目的编辑部主任、报社编辑、小学教师等4名熟悉青少年儿童成长身心特点的人员专任少年审判工作人民陪审员;聘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业心理治疗师、中国心理学注册心理师兼具心理学硕士等4名心理学专家为刑事犯罪未成年人及涉婚姻、家庭、抚养纠纷等敏感民事案件、行政案件未成年人,进行诉前、诉中、诉后的专业心理疏导、心理测评、心理矫正。
北安法院党组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上级法院有关部署要求,以党建带队建促进少年审判工作思路,坚持少年审判专业化发展方向,加强审判专业化、队伍职业化建设,不断完善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审判方式,推动新时期少年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