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全体肃静,现在开始开庭。”2月20日上午,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16户农民与种粮大户间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在自平村巡回审判点开庭。在司法所的协调组织,派出所的安全保障下,30余人现场参与、4人在线参与的巡回审判有序地进行着。
该纠纷经过多轮调解,双方一直无法达成一致,春耕在即,法院及时导入诉讼程序。
当事人数量多、情况复杂,有些土地所有者已经去世,由儿女继承,有的继承儿女众多轮流耕种,还有的老人卧病在床无法前来,有随儿女在异地居住,有自己外出务工土地由村上帮忙承包,有在屯居住文化水平有限。
二井法庭助理及书记员对16名原告统一进行立案指导,通过视频等方式远程指导网上立案和上门立案,协调北安市检察院派出检察官出庭支持起诉。


采用“就地+云端”巡回审判模式组织庭审。将开庭地点定在了家门口的法庭——自平巡回审判点。二井司法所、派出所均派出干警参与,主动承担庭审秩序维护工作。庭审中,组织双方紧紧围绕争议的焦点,对土地面积、流转方式、争议产生原因等问题逐一进行核对,全面查清案件事实。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实的情况下,当庭宣判三被告给付土地承包款。



“请全体起立,现在宣判。”随着法官一份份判决的宣读,这起持续四年的纠纷以当庭宣判的形式划上了句号。“核对完笔录签字,签完字就可以走了。”书记员一边组织核对笔录,一边说。可几位农民跟着法官和助理身前身后转不肯离开。

“这几年可把我们折磨坏了……”“法官,这就结束了吗?”“我们回去得好好想想词,给你们做面锦旗……”大家忙活着陪法院工作人员收好巡回审判物品,帮着拿国徽,一直跟到巡回审判车前。临上车,一位大爷举着电话叫住法官说:“刚才通过手机开庭的老李一定要表扬一下小助理和书记员,上门帮他立案,手把手教他在家就能开上庭……”正午阳光正浓,春雪初融,在老百姓的目送下,我们的巡回审判车开上了返程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事关乡村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大局。北安法院立足本职,延伸司法职能,在服务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上深入谋划,建成了以“七点连动”为特色的派出法庭办案集群,打造坚实的法庭办案阵地,形成“就地+云端”为特色的巡回审判模式,广泛凝聚“四所一庭”力量,形成基层治理合力,以最小成本全方位发挥法庭职能。创新审判方式,将巡回审判推向云端,让辖区百姓无论住多偏,走多远,都能感受到司法的便利,与时俱进,落实“三个便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