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种电诈“工具人”常见情形
1、出租出借银行卡
2、兼职采购洗钱
3、现金花束洗钱
4、办贷款刷流水洗钱
5、话费、电费、燃气费慢充洗钱
6、刷流水洗钱
7、适用Goip、Voip操作骗局
8、粘贴涉黄小广告等地推式诈骗引流
9、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线上引流
10、为不法分子线下取钱兼职
11、冒充客服引流兼职
12、赠送礼品扫码引流
13、手机口操作诈骗
14、“跑分”洗钱行为
这14种情形你遇到过吗?
当前诈骗手法不断提升,除了防止被诈骗外,还要防止“一不小心”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针对这一现象北安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团队在“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期间开展“警惕诈骗新手法,不做电诈工具人”系列宣传活动。
一、走上街头集中宣传预防电信诈骗
宣传周期间,刑事审判团队干警走上街头,在我市繁华街道通过悬挂条幅、发放宣传手册的形式对电信诈骗进行集中宣传,并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相关法律问题,结合电信诈骗案件进行释法说理,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防骗意识和防骗能力,特别是针对现下比较流行的以“刷单返利诈骗、虚假投资理财诈骗、虚假网络贷款诈骗、冒充客服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等高发类案件进行案例的讲解,深刻揭露诈骗手段和危害,营造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
二、制作视频
制作题为“警惕诈骗新手法,不做电诈工具人”宣传视频,在我院公众号及院内电子屏幕滚动播放扩大宣传面。
三、送法进商户,全力守护小微商户“钱袋子”
活动周期间,刑事审判团队干警随身携带反诈宣传手册,走进商户,宣传一户讲解一户在各大商户醒目位置张贴反诈宣传海报,手把手为商户经营者安装国家反诈APP,面对面向商户讲解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从诈骗案件的种类、诈骗方式、防范技巧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解,提醒广大商户不汇款、不轻信、不泄露、不链接,共同守好钱袋子。
四、送法进社区,深入到百姓中宣传怎样预防电信诈骗
老年人一直都是电信网络诈骗的“重灾区”,针对这一现象刑事审判团队干警联合兆麟办事处百盛社区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与社区居民零距离,通过现场座谈、走访、发放宣传彩页并现场讲解的形式,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众充分了解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鼓励大家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关注国家反诈中心官方政务号,不断提高防骗意识和防骗能力,进一步提高反诈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