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执行信息公开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庭审直播录播

 

北安法院:法槌敲响团结音,天平托起进步梦

  发布时间:2025-02-24 13:45:09


   北安市人民法院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紧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把审判主业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机融合、一体推进,以践行司法为民理念为宗旨,努力为北安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
   北安法院党组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专题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列为全院重点项目,与其他重点任务同部署、同推进。

   创建“北法红色映象”党建与业务融合品牌,传承和发展“从延安到北安”红色基因,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学习、司法实践和主题活动中。与延安宝塔法院、阿勒泰地区福海法院共建“民族团结进步”友好法院,定期开展线上联学、线下交流等多种形式共建活动,引导三地党员干警自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拥护者、践行者、捍卫者。

   新建“明德书苑”图书馆,被确定为北安市图书馆分馆,配备藏书8000余册,电子图书14万册,为各民族干警学习提供有利条件;组织参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大庆铁人纪念馆、孙吴胜山要塞旧址博物馆、市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邀请北安籍运动员、北京冬奥会冠军曲春雨参加“无奋斗不青春”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各民族青年干警以青春之星火,汇集司法为民之光芒。

   把文化建设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桥梁纽带,通过北安法院“一网双微”等新媒体平台扩大文化建设成果,推动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落实,选聘各民族群众担任人民陪审员,邀请各民族群众参加“公众开放日”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和参与民族工作的浓厚氛围。

   开设“民族团结进步”“蝶城‘枫’景看北安”等特色专栏,将北安法院干警服务全市各族人民的身影广泛传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参与拍摄《万疆》《唱支山歌给党听》《人民就是江山》等融合多元民族文化的音乐MV广受各方好评,与延安宝塔法院、阿勒泰福海法院联合制作的七一献礼MV《党旗飘扬的方向》在三地引起强烈反响,被当地多家媒体转载,有效促进各族人民文化交流。组织制作《未来可期之为爱发令》《不再沉默》等普法微电影,用各族人民最通用的语言讲好法律故事。

   组织干警走进机关、企业、社区、街头积极宣讲国家惠民利民措施、民族政策,增强广大群众的民族法治观念和团结共荣意识;开通“北法小桔灯”微信公众号,选派29名法治副校长1:1覆盖全市中、小学,累计讲授法治课600余课时,法治护航各民族未成年人茁壮成长。

   以全国百所“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为抓手,着力拉近人民法院与各民族群众的距离。组建“退休老法官云姐调解室”“家和安巾帼调解队”,2024年诉前化解纠纷3268件,标的3300万元,推动561家基层治理单位入驻“龙法和”云法庭,实现司法服务“码”上就办,不断满足全市各族人民对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需求。北安法院多元解纷案例被最高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做法在省法院作经验介绍、被《奋斗》杂志刊载。

   主动认领司法改革和服务改革大局的重点项目任务38项,落实落靠5个攻坚破难项目。组建办理破产工作专班,受理公益强清案件64件,指导多路微波电视传输中心规范进入破产程序,受理破产衍生案件10件,妥善处理破产职工安置问题。申请破产援助资金10万元,化解金融不良资产460万元,盘活土地2.4万平方米,《以“破”促“活”:“僵尸企业”破产路径探寻》一文在第十五届中国破产法论坛获奖。受理农村公路中心劳动争议案件46件次,将困扰企业与职工近20年的纠纷全面化解,以“放水养鱼”的方式帮助多家企业恢复生产,法治化助力各民族企业“蝶变重生”。
   派出援疆干部到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人民法院,并通过“云端”连线方式,促成两地法院缔结“民族团结进步友好法院”,用一脉相承的戍边精神进一步推进东西部协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该做法被新疆高院、黑龙江省法院宣传报道。

   协助福海县委政法委到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部分企业商户开展调研,广泛了解各民族企业司法需求,面对面为企业“把脉问诊”;在福海县周边村镇开展民法典、老年人防诈骗知识宣传及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协助福海法院办理执行案件8件,执行到位金额106万元,调解民商事案件6件;协助阿勒泰地区中院执行局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涉财产刑事案件的专项清理行动;在阿勒泰地区海上魔鬼城景区旅游法庭工作进行实地调查、上门走访,就旅游法庭职能、工作任务、工作方式及充分发挥旅游法庭前沿阵地作用等与景区负责人和景区商户进行座谈,同时引导各民族游客正确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开展“党建促融合、调解零距离”支部书记进社区、进村屯活动51场次,创新“坐班”集中化解+常态化“包保”结合模式,2024年,解答问题628件、受理案件556件、调解成功167件,标的1679万元,有效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造“四季巡回”专项护农品牌,组织法官深入乡间地头、种子农药化肥等销售企业,为各族农民群众讲授相关法律知识、提供维权指导;针对春耕、秋收等生产中容易出现的农资购销、飞机喷药、土地纠纷等问题,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广泛宣讲涉农政策及法律法规,让各族农民在维权时知方向、有抓手。

   组织法官、朝鲜族翻译开展“双语巡回审判”,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同胞表达意愿,消除语言障碍,保障各民族同胞的合法诉讼权益,为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下一步,北安市人民法院将继续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贯彻到审判工作中,引导各族人民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弘扬法治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