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安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和上级法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扛起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政治责任、法治责任,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职能作用,以争做“局内人”的担当作为不断强化司法为民举措,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为北安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3月11日,北安法院在“北安市深化能力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暨招商引资大会”上作经验介绍。
先后组建执行合同、保护中小投资者、办理破产、解决商事纠纷等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把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政策措施融入到司法办案各方面、全过程。先后参与的“农民工治欠保支”“世贸国际工作组”“祥和东岸”等十余个专班工作均进入实质化推进或完成阶段,让群众从“无所依”到“有所盼”。依法受理、审结企业破产清算案件4件,受理、审结破产衍生案件10件,协助、指导破产企业妥善处理破产职工安置问题。
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联席会,制定信息共享、沟通联动机制,联合出台《关于推进经营异常企业公益清算强制退出的实施意见》,对“僵尸企业”进行摸底排查,对89家符合相应条件的企业通过公益强清方式使其有序退出市场,激发市场竞争力。与市工商联联合制发《关于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诉调对接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建立沟通联络、联合执行、联合调研和联合普法机制。向77家会员企业群、67家执委企业群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拒执行为的工作信息和案例。
创新“12391”执行工作模式,狠抓执行规范化建设,结案天数同比减少5天,工作经验被省法院转发推广,被人民网宣传报道。《小线索推动大执行 北安法院运行财产线索转接中心》典型案例入选“第二届全国数字化监管典型案例”。引入“新视云”送达平台,电子送达1878件,平均送达时限3.5天,高效推动审判执行工作。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推动561家基层治理单位入驻“龙法和”云法庭,实现司法服务“码”上就办。编写《晓然化解十二策》,吸纳人大代表、村书记、老干部、退伍军人等各界人士组建“人大代表工作队”“好书记志愿调解队”“家和安巾帼调解队”,化解家庭、邻里、侵权等纠纷。聘请各行业特邀调解组织8家,特邀调解员65名加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受理信访交办、其他行业转交、委托委派各类纠纷案件4252件,成功化解各类纠纷3102件,司法确认144件。通过“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合力调解模式,成功化解“世贸国际”商铺纠纷151起,现场司法确认、现场出具法律文书、现场送达,推动历时13年的买卖合同纠纷系列案件妥善化解。
下一步,北安法院将继续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对标先进、拉高标杆,自觉把司法服务优化营商融入法院执法办案全过程,力争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以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服务保障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