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十二点,夜色如墨,北安法院执行局法官抵达现场,没有醒目的制服,也不见警车的踪影。在这特殊的“夜间保全”行动中,执行局法官肩负重任,全程监督被申请人5300只小鸡的现场交易,这不仅是司法效率的彰显,更是善意保全理念的生动诠释。
在田某、刘某诉赵某、孙某合伙合同纠纷一案中,原告向法院提出诉讼保全申请,请求对被告养殖的数千只小鸡采取保全措施。北安法院迅速审查并依法作出保全裁定。
执行法官秉持善意文明保全理念,多次组织双方协商,最终促成“活封活卖”方案——对小鸡进行“活封”,由被申请人继续饲养管理,待出售时需向法院报告,经准许后将销售款项存入法院指定账户。
此时,被申请人赵某、孙某饲养的这批小鸡已满出栏期,亟待出售。被申请人联系好买家后又忧心忡忡地向法官反映:“如果法官身着制服或开着警车出现,买方很可能会认为这批鸡存在问题而刻意压价,导致鸡的价值贬损。”为最大程度保障保全财产的价值,执行局法官果断决定着便装、不开警车,低调前往现场,减少对交易的干扰。
交易现场,执行局法官分工明确、行动有序:仔细清点数量、认真核对清单、专注监督过磅、谨慎确认款项……全程录像留痕,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公开透明、合法合规。
被申请人情绪激动,执行法官迅速上前,耐心地释法析理:“我们理解您对这些小鸡的感情,但目前这是避免损失的最好办法,而且款项会妥善保管,后续也会依法处理。”在法官的多次劝解下,被申请人的情绪逐渐缓和。
面对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争议,执行法官始终保持冷静,从法律和情理的角度出发,既保障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又兼顾了被申请人的合理诉求,从子夜到黎明,历经6个半小时的紧张工作,执行局法官终于完成全部监督工作,确认销售款项足额存入指定账户。
诉讼保全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北安法院执行局将持续强化保全力度,创新工作方式,以高效、规范、善意的司法举措,为群众合法权益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