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执行信息公开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庭审直播录播

 

北安法院:虚拟世界的“海鲜陷阱”,一场跨越网络的司法救赎

  发布时间:2025-05-08 08:53:30


   当大学教师遇上网络彼端的“海鲜大亨”,本以为是一场便捷的线上交易,却不料遭遇了钱货两空的“鸡飞蛋打”。近日,北安法院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网络追金记”,法官以司法智慧破解迷局,成功为当事人追回损失,书写了司法为民的暖心篇章。

   李老师就职于某高校,平日在三尺讲台耕耘,闲暇时喜欢通过网络游戏放松心情。在虚拟世界里,他结识了自称经营高端海鲜生意的“渔夫哥”。屏幕那头,“渔夫哥”用生动的语言和图片描绘着大海的广阔、帝王蟹的肥美、青虾仁的鲜嫩……还承诺给出令人心动的优惠价格。出于对游戏好友的信任,李老师想着也是置办年货的关口,很快敲定了7000余元的海鲜订单,并爽快地支付了3000元定金。

   然而,当期待中的海鲜年货化为泡影,李老师才惊觉自己陷入骗局。起初,“渔夫哥”还以捕捞不力、物流延迟、天气原因等借口推诿,渐渐地连其本人消息也石沉大海。面对人财两空的困境,李老师果断选择拿起法律武器,将“渔夫哥”诉至北安市人民法院。

   接到案件后,承办法官马美英以“八思八问”工作法为指引,深度剖析案件脉络:思交易背景之异常,问双方关系是否可靠?思交易流程之漏洞,问支付方式是否合规?通过对交易细节的抽丝剥茧,以连环追问核实关键证据,最终锁定“渔夫哥”真实身份与所在位置。

   调解过程中,法官再次运用“八思八问”工作法:思矛盾化解之策,问如何平衡双方利益?思法律教育之义,问怎样实现案结事了?一方面向“渔夫哥”严正阐明违约需承担的法律后果,以“若角色互换,你会作何感想”的换位思考引导其反思;另一方面耐心安抚李老师情绪,通过“是否愿意再给对方纠错机会”的理性问询,推动双方达成和解。
   调解现场,曾经剑拔弩张的双方在法官见证下握手言和。最终,“渔夫哥”表示当月退还定金。李老师激动地说:“本以为这钱打水漂了,没想到法院这么给力!”而“渔夫哥”也红着脸表示今后一定诚信做人。这场跨越网络的纠纷,在司法的温情调解中画上圆满句号。
   这场纠纷的圆满解决,正是北安法院践行“八思八问”工作法的生动缩影。该工作法要求法官在办案中多维度思考、全角度发问,既保障司法公正,又彰显人文关怀。
   在此,法官提示大众:网络交易需三思——思对方身份真伪、思交易流程规范、思风险防范措施;遇事多追问——问平台是否正规、问凭证是否留存、问法律救济途径。唯有保持理性审慎,方能在虚拟世界的纷繁诱惑中,守住自身合法权益。若不幸遭遇纠纷,及时寻求法律帮助,让正义的阳光驱散违约的阴霾。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