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2022-2023年度全国平安医院建设表现突出地区、集体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其中北安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光荣上榜。
北安市辖区内登记的主要医疗机构有十余家,其中三甲医院三家,其中包括黑龙江省第三医院,就诊患者数量大、医疗纠纷案件矛盾冲突较为集中,涉医纠纷案件审理难度大、审理周期长。北安法院民一庭认真贯彻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总体要求,坚持服务大局,公正司法,积极打造“213”司法服务新模式,妥善、有效处理涉医疗纠纷,助力“平安医院”建设取得新成效。
“2”——“诉前鉴定+诉前调解”纠纷化解流程,缓解冲突“分类导诊”
法官在立案前参与涉医疗类案件当事人接待工作,做好双方当事人释法说理工作,将相关案件事实需要鉴定意见予以明确的涉医疗纠纷案件引入“诉前鉴定+诉前调解”程序,将鉴定、调解程序前移,让当事人对案件关键事实在诉前能够以专业鉴定意见作为参考,便于明确诉讼请求,同时帮助当事人对自身诉讼进行合理预判,让双方当事人对纠纷的争议焦点有更清晰的认知,进而减少争议双方的对抗性,缩小争议范围,有效缓解医患双方冲突,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近三年诉前解决医疗类民事案件37件。
“1”——一个专业化审判团队,类案专审“专家坐诊”
针对涉医纠纷案件矛盾冲突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多的特点,坚持质量优先、兼顾审判效率、重视裁判效果的原则,采取类案专审模式,定期进行类案研判,利用类案优势,细化案件程序,严把案件质量关,统一裁判尺度,提高裁判文书制作水平,加强释法说理,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把握好“专业审判”和“群众满意”之间的关系,运用专业优势,将复杂的纠纷用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社会公众认同度高的方式加以解决,推动涉医疗类纠纷高效专业化解,为群众创造安全和谐的就医环境。近三年来共计审结医疗类民事案件25件,其中判决12件,调解撤诉13件,调撤率52%,案件标的3,205,187.31元,判后履行率达100%。“专家坐诊”,促进医患纠纷公正、高效、实质性化解。
“3”——司法建议+庭审观摩+常态化法治宣传,多元解纷“对症设诊”
在案件审理中,通过案件审理有效化解个案纷争,以司法裁判及时明确治理规则、提供司法导向,同时兼顾发现深层次社会治理问题,及时提出司法建议,全力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及医院安全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定期梳理涉医纠纷案件,针对引起类案多发高发的问题,从司法角度对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为促进实现更高水平的社会综合治理贡献法院力量。发出司法建议时,既注重事前调研沟通,更注重事后协调落实,确保司法建议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良性互动、协同落实,带动“平安医院”建设从单方发力升级为协同共治。
协调医疗机构定期派出工作人员参加旁听涉医案件庭审,结合审判实践经验,着力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医疗机构分析在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过程中易出现问题的风险点,以实际案例促进医疗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进一步提高诊疗质量及服务水平,预防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常态化开展法官进医院、进社区法治宣传活动,在普法宣传时增加宣传内容的针对性,保证宣传效果务实有效。针对当前医疗纠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群体开展普法宣传,增强医患双方的法律意识,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多项措施增加医疗纠纷源头治理和多元化解,多元增效,跑出定分止争的加速度,以优质司法服务助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下一步,北安法院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法官出诊”多元化解医患纠纷模式,强化医疗纠纷前端预防,持续探索解决医疗纠纷工作新路径,推动医疗纠纷实质、高效化解,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贡献法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