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地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当监管缺位让农田“伤痕累累”,司法利剑如何斩断污染链条?
近日,北安市人民法院采用七人合议庭公开审理了一起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此案各部门高度重视由我院党组成员、主管行政审判工作副院长亲自担任审判长,北安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支持起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三方主要负责人直接参与庭审,为案件实质性化解提供了关键保障,在黑土地上书写了一堂生动的生态法治课。
北安市某养殖场在2020年开始生猪养殖,期间产生大量粪污导致周边土壤被污染,影响了农作物的种植与生长,北安市人民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监督职责中发现此现象,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发司法建议,建议该单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该主管单位虽采取了措施,生态环境有所改观,但仍然存在履责不彻底,土地污染问题依然存在的现象,故北安市检察院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向我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针对此案,本院采用“审判员+人民陪审员”的七人合议制审理,以更广泛的民意参与确保裁判的公平公正。审理期间主审法官李俊杰不仅仅是“坐堂问案”,而是多次与行政机关沟通协调,督促其尽职履责,与检察院、生态环境局召开协调会议,商讨治理方法。行政机关终于在开庭前全部履责完毕,受污染土恢复耕种,通过对案涉地块村民回访,村民对治理情况表示满意。经庭审质证,北安市人民检察院认可行政机关已“履行全部职责”,申请终结诉讼,实现了“案结事了”的良好效果。
审判不仅是解决矛盾的“终点站”更是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促进社会问题源头治理的“助推器”。北安市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将以案为鉴,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指导,通过制发司法建议、开展庭审观摩、送法进单位等方式,从源头上对行政机关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进行督导。让“前端预防”替代“末端处置”,构建“司法+监管+社会”协同治理“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