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降低群众诉讼门槛,提升司法服务便利度,11月17日,北安法院召开“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推广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北安法院推广使用“两状”示范文本的相关情况。
北安法院党组成员、民事审判一庭庭长迟晓然,立案庭庭长许蕊出席新闻发布会,北安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吴莹主持发布会,黑河日报驻北安记者站、北安市融媒体中心等媒体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发布会上,迟晓然首先对“两状”示范文本的主要内容与特点进行了介绍。她指出,推广示范文本是北安法院聚焦群众司法需求、便利群众行使诉讼权利的关键举措。“以往,当事人常常因不知如何撰写起诉状、答辩状而感到困扰,复杂的法律术语和格式要求,让许多人在诉讼的第一步就遭遇了阻碍。”迟晓然表示,“统一、规范、简洁的示范文本就像一把‘钥匙’,为群众打开了诉讼的大门。”
许蕊通报了北安法院推广使用“两状”示范文本的具体工作安排。她介绍,北安法院多措并举推动示范文本推广应用:一是强化宣传引导,提升群众知晓率与使用率。 在诉讼服务大厅打造“示范文本服务区”,LED屏滚动播放获取流程;配套“文本模板”二维码墙,扫描可获取文书模板及本地同类案件裁判指引,实现“扫码即懂、即拿即用”;在诉讼服务大厅专门配备了高拍仪,依托“龙法和”与“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平台,将传统诉状直接智能识别并自动生成示范文本;二是针对关键群体强化沟通,凝聚多方工作合力。 联合司法局召开座谈会,建立“法院+司法局+律所”联动机制;携手工商联、辖区重点企业开展专题座谈;针对劳务纠纷案件,开展“流动文书辅导站”活动,帮助劳动者规范提交讨薪文书;三是优化服务保障,确保应用服务全覆盖。 在诉讼服务中心专门设置示范文本引导辅导岗位,为当事人提供“一对一”现场指导;针对口头起诉当事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建立个性化服务机制。
在媒体提问环节,迟晓然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推广“两状”示范文本是北安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我们期望通过此举,能够切实降低群众的诉讼门槛,提升司法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同时以文书规范化带动审判标准化,最终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迟晓然表示。
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如何使用示范文本的问题,许蕊表示,法院提供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渠道,诉讼服务大厅配备了示范文本纸质版供免费取阅,并提供一对一填写指导;对于行动不便的群众,可通过12368服务热线进行电话咨询指导;同时还会结合巡回审判、送法下乡等活动,将文书样本送至社区、村镇。
北安法院将以此次“两状”示范文本的推广为契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持续聚焦诉讼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不断创新司法服务举措,努力提升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为营造更加公正、高效、便民的法治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