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槌落下,敲响的是正义的回音,锦旗飘扬,承载的是人民的嘱托。公正司法是法治的灵魂与根基,而“司法为民”则是这一灵魂的价值导向与初心归宿,在法治中国的宏伟画卷中,基层法庭恰如一个个温暖的注脚,用公正司法的实践诠释“司法为民”的深刻内涵。公正司法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个案件之中,让每一个群众都能感受到公平与正义。
“没想到为了我这笔数额不大的钱,法官这么上心”李大叔手握着判决书,眼眶湿润说,这起看似普通的民事纠纷,背后是长达十七年的等待与期盼。
承办法官在审理中坚持“小案不小看,小案不小办”,庭审过程中严格核查证据,严肃询问证人,引导双方充分质证,对每个关键证据都反复推敲,通过细致证据梳理和多次沟通协调,最终将琐碎案情梳理清晰,将公正司法写在判决上落在实处,双方当事人均对判决表示认可,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百姓之事无小事,回应民心需要我们对判决书上的每一个字都反复斟酌,认真负责。”承办法官说。正是这种对每起案件都认真负责的态度,让这起积年纠纷得以圆满解决。当法槌最终落下,不仅了结了一桩案件,更抚平了当事人心中的褶皱。
案件结束后,李大叔将一面写着“明察秋毫辨是非,公正司法解民忧”的锦旗送到了承办法官的手中,李大叔激动地表示“对方已经把钱给我了,压在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这面锦旗,承载的不仅是群众对法官个人的感谢,更是对法院工作的深切信任,它用最朴素的方式证明:每一次公正的裁判,都在夯实法治根基;每一份司法温度,都在凝聚法治信仰。这份深沉的信任,也成为激励法院干警前行的不竭动力。
锦旗背后的故事,是北安市人民法院深入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缩影。在这里,“如我在诉”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司法实践的血脉之中——法官们常思“假如我是当事人”,常想“群众期待什么”。近年来,石泉法庭坚持 “五牢记五融合”,将法理情理融为一体,让司法裁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频共振。
北安市人民法院石泉法庭将继续秉持“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的理念,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件案件,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在这条司法为民的道路上,每一面锦旗都是新的起点,每一次认可都是前行的动力,用忠诚与担当,继续书写新时代人民司法的暖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