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执行信息公开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庭审直播录播

 

感悟忠诚

  发布时间:2014-01-23 10:54:33


    在我三十岁生日时我实现了我人生至关重要的梦想---成为了一名法官,从此我披上了神圣的法袍,走上了庄严的审判台,一晃经年,在每年一百余起案件的审理中我尝遍了这个职业的酸甜苦辣,艰辛荣辱,今年在组织的安排下我即将离开审判第一线,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回首自己走过的近十年的民事审判之路,心中颇不平静,眼角几度湿润。这是几年的艰辛历程让我感悟到了法律的尊严,审判的艰辛,而这些感悟的精髓便是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我对忠诚的切身感悟。

   《辞海》中对忠诚的解释为“忠于职守、真诚待人”。从语法上讲忠诚一词通常作为谓语来使用,在一个句子中更注重于它忠诚于什么的补语。而忠诚于什么的补语一直在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阅历在变化着,它更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归属。对于我来说从小就非常执拗,尚在襁褓中时只要有一点不如意就会嚎啕大哭,那时我忠诚于自己的感觉。牙牙学语后我变成了父母眼中揉不得一点沙子的难缠女儿,只要我认准的就一定会坚持,那时我忠诚于自己的判断。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程度的增加,特别是走上工作岗位后我知道仅仅忠诚于自己的感受和判断已不现实。在我走上梦寐以求的法官的岗位时,我意气风发的把所有的能想到的应该忠诚的都定位到了最高的标准,因为我感谢命运让我儿时成为法官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我感谢父母用心血和汗水铺就了我通往梦想的路,我感谢这个时代给了我奋发向上的机会,我感谢我的领导、我的同事在我前进的路上的每一次关注、每一次搀扶。一晃在法官的岗位上我追寻了近八个年头,在这里请理解我用追寻这个字眼,因为在这八年中我不是把工作作为职业,而是追求,带着梦想色彩的追求,在这个艰辛的追寻过程中我学会了去感悟,感悟我应该拥有的、我渴望拥有的、我努力追求的忠诚。

    作为一名人民法官,在矛盾类型复杂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国家间竞争激烈化的社会转型期,我们站在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上,作为司法裁判的能动者,司法的公正、社会正义的实现程度、公众对法律制度的信心和信赖直接根植于法官的职业道德素养,而法官职业素养的灵魂便是忠诚。我们必须忠诚于党的事业,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度政治素养、政治敏感、大局意识和担纲意识的政治人;忠诚于人民的利益,使自己成为知民情、重民意、晓民俗、系民心的社会经验人;忠诚于宪法、法律,使自己成为掌握法律推理方法和法律思想特质的理性人。只有拥有了这些忠诚我们才能在辛苦的工作和微薄的待遇面前正确面对手中的权力和各种诱惑,做到“达则兼济天下、平则独善其身”的超然; 才能在正义的感召和道德的约束下摒弃自己不肯安于现状的私欲的驱动,做到“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从容。才能将我们的审判工作定位成一项特殊的神圣职业,用我们的忠诚,拒绝见异思迁;用我们的奉献,拒绝沽名钓誉;用我们的勤奋,拒绝虚华浮躁。

    作为一名在民事审判战线上拼搏了八年的法官,我和我的战友们每天从事着前人所说的清官难断家务事的裁断,处理着穷尽调解、仲裁乃至行政机关处理后没有解决的矛盾,裁判着老百姓告诫的宁拆一座庙,不破一桩婚的离婚案件,在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之间徘徊着,该忠诚于什么显得尤为重要,想要忠诚于什么成为了工作的方向,渴望拥有的忠诚成为了前进中的航标,努力追求的忠诚成为了我们价值的体现。在这个由必须拥有到想要拥有乃至于渴望拥有过程中我感悟到了我们审了二十几年案件没有一个上访案件的庭长始终如一的平和的微笑后的力量,那就是我们对案件质量、人民利益的忠诚。我感悟到了坐在对面的在民事战线上工作了近20年的老法官王世亚的:“别抱怨,别人解决不了,甚至社会、政府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能交给我们去解决,我们敢于去解决,我们解决了,那才能体现我们的价值……”的内涵,那就是我们对自己历史使命、职业价值的忠诚;感悟到了在我选择这个职业时在自己的日记扉页上写下的“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真谛,那就是我们对自己职业信仰、个人追求的忠诚。

    一晃经年,我们曾经英姿飒爽的庭长已鬓生华发,曾经风华正茂的战友们已年近五旬,就连我这个被全庭法官当妹妹呵护的人皱纹也已悄悄的爬上了眼角眉梢。岁月无情的消磨了我们的青春。但我们仍然斗志昂扬,在岁月中积累,在生活中奋进,在法官这个岗位上拼搏。在这个拼搏的过程中有一个信念一直在支持我们,那就是一个人民法官矢志不渝的对忠诚的追求。在政治事件面前、在突发事件面前我们法官以对党的忠诚勇往直前、义不容辞的站在最前沿,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案件审理中我们以对人民的忠诚始终如一的将当事人放在心头,穷尽各种办法去考虑当事人的难处、去降低当事人的诉累,在疑难案件的探讨中我们无论院长、庭长还是审判人员为了对法律的忠诚会争得剑拔弩张、面红耳赤。

    带着对这份职业的忠诚我和我的战友们在审判岗位上耕耘者,作为耕耘者我们收获的是什么呢,那就是面对因一张欠条曾经的朋友打了近十年的官司后老兄弟拄着拐杖送到法院的感谢,那就是面对被告赔了钱后送到法院的“巾帼无私为正义,两袖清风铸法魂”的锦旗,那就是面对对簿公堂后重拾母子亲情的继母继子相偕送来的问候。此时此我能站在这里代表我们这个群体为我们的忠诚讴歌时,面对我们的收获其实我更觉得,自己的付出是那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因为,我们所谓的付出仅仅是我们对法律的尊重,对事实真相的还原,特别是让我们自己灵魂的安然栖息,而我们得到的却是什么呢,是正义和道德对整个社会的辐射,是真善美向人间的回归呀。

    查尔斯•巴克斯顿说过“经验显示,成功多因于赤忱,而少出于能力。胜利者就是把自己身体和灵魂都献给工作的人。 ------- ”这句话在我们身上体会更多的是郭辉院长在悼念张金龙同志时的那句“作一名好法官,责任要重于能力。”在法院的工作处于社会矛盾漩涡中心的今天,我们民事法官的责任首先就是忠诚,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法律,忠诚于我们的历史使命、职业信仰和个人追求。

    风萧萧兮一肩霜雪,路漫漫兮万里征程,无论我走到哪一个岗位,作为一名法官在善与恶、正与邪的较量中,我必将用我的忠诚时刻站立成一个精准的座标,与我的战友们铸成一道正义的防线,捍卫人间的正道,留住世间的温情,实现法官的光荣。

 
 

 

关闭窗口